“太子册封的日子选在什么时候?”端木玦一边看折子一边问道,这一段日子他尽力的安排好手里的一切事物,为知辰清除掉日后残存的障碍,所以他处理堆积的公文,连承乾宫都来不及去,一想日后有那么多时间厮守,也不差这几日了。
“回皇上的话,册封大典定在下月初一”,礼部尚书恭谨的答道。
“册封大典准备的如何?”
见皇帝头都不抬,慕容百里答道:“一切按照皇上的吩咐而来,鸿胪寺备好了礼乐,四十八项编钟,礼部已经向各封地的封疆大吏发出太子册封大典的帖子,西夏、回纥、乌孙、龟兹等西域三十国确定会出席,按照皇后叮嘱的一切按祖制,可不奢侈,大殿上的红毯用了单层,祭祀的牲畜也只备了两份!”
端木玦停下了手里的笔,仔细的考虑了一番慕容百里的话,似乎之前有过异议的地方都已经做过了修改,“尚书省拟旨册封的诏书,朕要亲自审阅!”
知辰今年不过十一岁,对于储君来说这是一个很小的年纪,端木玦甚至这个年纪被扶上最高位置的利弊,利便在于,这个年纪为太子可以最早的接触为君之道,可弊便在于,之后的漫长生涯都会在太子的逆境中度过,这虽是弊端,可也是端木玦希望知辰能够跨越过去的障碍。
曾几一度他期待知辰成长的速度经常令慕容霓裳都困惑,明明端木玦还是盛年,为何这样着急知辰能够担当储君的重任,却不知他有了逊位的心思。
……
“娘娘!皇上已经吩咐尚书省拟下诏书了,下月初一便确定为册封大典,咱们的小皇子就要成为储君了!”轻雪显得要比慕容霓裳还要开心。
慕容听罢并没有太多的惊喜,端木玦立知辰的意图已经很久了,与自己多次探讨过,慕容霓裳也知道他与朝中的大臣周旋过不知道多少次才改了他们‘立长不立嫡’的想法,可慕容也知道,这样的改变有一多半也是端木玦一意而为的皇权所致。
这便意味着知辰会有漫长的路要走,这条路曾经稚嫩的端木玦也曾走过,他从稚嫩的少年变成了智慧成熟的皇帝,知辰生的与他最像了,不知道长大之后会不会也跟端木玦一样的眉眼,每当不开心时,忧虑时便眉头紧皱。
“娘娘在想什么?”
“自然是想皇上!”慕容坐着靠着软枕,头上戴着鹅黄色的头纱抹额,或许是调养的好的原因,慕容的肌肤白皙光泽,倒是因为劳累有些憔悴,却别具一番楚楚可怜的风韵。
“是谁在想着朕?”说曹操曹操就到了,闻声便知道是皇上来了,轻雪端了进补的乌鸡汤放下后福了福身子准备退下了。
“交给朕吧!”端木玦拿过了汤碗,烫了他一下,连忙从袖兜里拿出了一方帕子,上面的并蒂莲花还是慕容霓裳之前绣的。
他一勺一勺轻轻地吹得不烫了才喂给了慕容,“本想着让你多睡一会儿,让奶娘将公主抱走了,可还是加在一起睡了一个时辰!”
慕容见他眉眼认真的吹着那鸡汤,口中说着平平淡淡的话,心中一派岁月静好,“六郎,怎么这么着急册封知辰?他还小,等着过了二十岁也不迟呀!”
端木玦放下了汤碗,握住了慕容的手说道:“朕希望知辰能够快些长大,继承了大统,朕便能与你不在每日在这俗务之中纠缠,便可以与你携手归隐于江湖,归隐于市井。”
归隐,离开皇宫,平淡的厮守,这些都是慕容霓裳心心念念的,她曾几何时多希望自己能与端木玦能够如同普通人家的一对夫妻,平安度日,有苦有甜。
“皇上、皇后,小公主醒了!”轻雪一边引着奶娘将公主带进来一边说道。
新生的这个小公主长得当真的好,比解忧公主还要漂亮,白皙如雪的肌肤,像极了慕容皇后,圆圆的小脸像是糯米团子般,看上去便是甜甜的,偏偏生的一个尖尖的小下颌,笑起来露出那仅有的两颗小牙,眼睛亮亮的,如同天上的明月。
太医嘱咐慕容霓裳要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