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百里调任为治理黄河水患的钦差的圣旨,第三天晚上便到了太原太守府的桌案上,与慕容霓裳送到的八百里加急,前后只差一壶酒的时间,看着桌案上放置的一封信和一道圣旨,慕容百里身心压力巨大。
慕容霓裳的确为他争得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如若治水成功,自己便能够回朝为官,前朝、后宫相互应和,慕容家的势力很快会回到当初的状态,知辰长大后的太子之位就会多一层的保护,可是治水又是谈何容易的事情,当年的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尚且用了数年的时间方才治理好黄河的水患,如果容易而为之,工部也不会无能到奏请陛下派钦差去督导。
可不管这次治理水患的难度有多大,慕容百里是一定要去的,不然以端木玦的心思,自己再等上几个三年,也是不可能回到龙城的,权衡之后,慕容百里吩咐身边的小厮,去请自己的夫人收拾行装,明日一早动身。
慕容百里的夫人瞿氏一十三岁归慕容家,原本是川南剑州府巴蜀候长女,当年慕容宇曾任剑州府御史,在任时瞿侯爷的幼子瞿广恒曾经出手不慎在擂台上将人打死,慕容宇出手搭救,前后打点,算是保住了瞿广恒的命,由此与剑州府算是成为莫逆之交,慕容宇之后能够平步青云从剑州府入朝为官,瞿侯爷也算是功不可没。
在慕容宇调离剑州府时,两家结为秦晋之好,以当年慕容家的身份地位,能够娶到瞿侯爷的长女可谓是高攀了一枝,一十三岁的瞿青蘅尚且年幼,却已经是名闻川南的确的绝色佳人,大家闺秀,慕容家无疑是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
瞿青蘅虽然一十三岁嫁与当时已经十九岁的慕容百里,但是因为尚且年幼未能行周公之礼,所以瞿家便陪嫁了两位媵妾,一个唤作带福,一个唤作带善。
瞿青蘅虽然不愿意,可自己年纪小,母亲劝说自己,与其身边的人得到宠爱,也比外来的人争了地位好得多,所以青蘅便只能妥协,可瞿青蘅没想到,慕容百里却一直未曾宠幸带福和带善,并且一直将两个媵妾视为青蘅的丫鬟,洁身自爱到青蘅年满十五岁,两人行周公之礼,这么多年,慕容百里的身边没有一个姬妾,哪怕是他身居高位,慕容家在朝堂上呼风唤雨之时,慕容百里对自己一直都是相敬如初,对于她来说,从自己的盖头被掀开之时,一直到现在,她都是幸运的。
下人前来传话,说是大人要今天收整行装,明日一早出发,瞿青蘅觉得事出突然,连忙去了书房,“相公,怎么突然就要离开太原?这次还是去西北吗?”
自从慕容百里从西北前线调任后,两个人终于不用在异地分居了,许多人虽然都在感慨慕容家的衰落,可是瞿青蘅却觉得这段日子是她最为幸福的时光。
“夫人别着急,坐下说!”慕容百里将桌案边的一扇窗子关了起来,瞿青蘅因为生产落下了些小毛病,即使是在夏日里也不能坐在窗口处,“今日方才下的圣旨,还来不及与夫人讲,皇上调遣我到河南去治理水患,恐怕要走上些日子了!”
瞿青蘅听闻后脸色一白,却还是略略的点头,柔声说道:“皇命难违,只是相公从未治理过水患,可否能胜任此时?”
慕容百里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此番前去,皇上会恩准众多治水方面的人才、官员随行,这一点你大可放心!”
“那就好!”瞿青蘅略微显得有些期期艾艾的说道:“相公,你我相聚不过一段时日,就又要分开了,虽然这次不是前往战场那般的凶险,可是治理水患,责任重大,重任也不轻,青蘅也帮不上相公什么,只能帮助相公将家里一切打理好,你放心的去吧!”
慕容百里对瞿青蘅亏欠颇多,心中一直觉得愧疚,当年长子瑞顼出生自己便驻守西北,甚至到瑞顼两岁,自己才从西北回龙城探亲,瑞顼独独不会叫父亲,多年来,自己长年征战在外,多靠着青蘅打理家中事务,在龙城时,母亲年纪大了,全府上下的担子全都落在她一人肩上,现在身处太原,环境苦了些,可她还是侍奉翁姑恭敬,没有一句怨言,许多人都说瞿青蘅得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