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明白玉冠,上面镂刻着云朵样式的纹路,束起如同夜色一般的长发,慕容霓裳入乡随俗的还在后脑编结了两条辫子,水蓝色的深衣,略开领子,露出月白色的内衣,青黑色的罩袍套在外面,足蹬一双白色的男鞋,因为太大,在脚尖处塞了不少的棉花进去,腰间是一条宽沿儿的腰带,缀着一十二刻白玉。
一身男子的装束穿好后,端木玦细细的打量了一番慕容霓裳,摸着下巴说道:“还少了一个步骤!”
“少些什么?”慕容霓裳一甩开扇子,神色之间倒真的有几分男子气概,端木玦拿起一旁熏衣的香炉答道:“玉树兰芝,翩翩公子,身上怎么能少了杜蘅的香气!”
一缕一缕清新的熏香沾染慕容霓裳的衣裳,是一种不同于女子脂粉之气的淡雅幽香,这种味道她在端木玦的身上嗅过,也在端木琰的身上嗅过。
天已经渐渐地黑了,这个时间,对于一种人来说,是日落而息的时间,而对于另一种人来说,才是这一天的开始,而今晚上端木玦便要带着慕容霓裳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烟花巷。
端木玦也没逛过几次青楼,做太子的时候为了说话方便,也和一些大臣喝过花酒,对这青楼的买卖倒也是不生疏,所以他很自然的一手扇着扇子进了‘柳絮巷’,这条巷子一共有大大小小青楼妓馆十余家,一到夜里灯红酒绿,夜夜笙歌,是个销金窟,也是男人眼中的天上人间。
慕容霓裳肯定是从来没进过青楼的,她一个大家闺秀,别说进青楼,就连这两个字都是不准许提起的,不然母亲一定会大吃一惊的央求父亲请家法来责打自己,以正家风,所以面对一个新奇的世界,慕容霓裳非常的好奇,他不止一次从家中兄长的口中听说过‘青楼’这样的地方,她除了知道这里‘做生意’的都是女人之外,还真的是不甚了解。
要说烟花风月之地,最有名的便是秦淮河上了,不过这次南下到两淮之地,恐怕端木玦是绝对不能去的,毕竟皇帝南下,为了收买民心征集捐输,不仅不敢大张旗鼓的游尽秦淮美人美景,恐怕就连私下里也是不敢的,能在安庆府这条号称‘小秦淮’的柳絮巷转一圈,慕容霓裳觉得自己也算是长了见识了。
柳絮巷分左右两侧,长约五六十米,地上铺着整整齐齐的青色石板,却看上去年代深远,据说这柳絮巷原名富安巷,是前朝两户富极一时的商贾所居住之地,两侧的亭台楼阁也都是当年留下来的,龙止国初年战乱之时,两户富贾为了躲避战乱远走他乡,便留下了这小巷和两侧的屋宇,太平安定之后,这废旧的巷子因为僻静,便悄悄地坐起了风月场所的生意,将富安巷改成柳絮巷,是取意柳絮生世浮沉,飘零流落,与这些卖身卖艺的女子一生相吻合。
在柳絮巷,左侧一边是勾栏瓦肆,大大小小的二层小楼,挂着参差大小不齐的牌匾,大都起着粗俗的名字,就好像‘怡红楼,百花楼,佳人阁’,但是这些屋宇楼阁却是极为的精致美观,甚至用雕梁画栋也勉强可以。
而柳絮巷的右侧这是一些司乐教坊,和歌舞场所,一层二层都摆满了茶桌椅子,掌了七八盏灯火,将里面照得通亮。里面有着很大的戏台。
在乐坊里讨生活的女子都是卖艺不卖身的,她们大都以歌舞为生,也偶尔会有一两家路过此处的戏台班子在空落的店面落脚,到晚上便赚一些额外的费用,可是在这样晚上的时候,一般都是看不到唱得好,有名气的‘角儿’的,除非客人出了很高的价钱,班主才会去请某位老板出来唱一出戏。有时候会有出手阔绰的客人包下右边的戏台子,在对面的青楼选上三两位姑娘一同看戏,这些出去陪戏的女子,赚取的银两要更多些。
天稍微黑了些的时候,这柳絮巷便开始热闹起来,好像一个睡熟的孩子渐渐地醒过来,那些染成胭脂红色的纸灯笼或者是布灯笼都会高高的挂起,乐坊门前也会挂出演出的名目。
每一家青楼的门前都会站满了涂脂擦粉,招揽客人的女子,这些以卖笑为生的女子都很‘热情’的上前拉扯她们潜在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