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构捧起相框,跟着下山,官员们及杜家人相继离开。
房玄龄及魏征几人看向火中的那张纸,此时已经烧了大半,只看到几句诗句。
众人对视一眼,房玄龄摇头说道:“回头再让他写一幅吧!”
踉踉跄跄地上了马车,王远陷入沉思。
看来有些历史事件始终无法改变,只能拖延些时间,到时肯定还是会发生的,一些自己想救的人,或者想要避免的事件,只能注意一下了。
回到长安,房玄龄的马车追了上来,拦停了王远。
两人打开车窗,房玄龄说道:“贤侄,你写给克明的那首诗,可否再写一幅,伯父好交给圣人。”
“好。”王远点头答应。
拿出钢笔写了一幅,交给房玄龄,两人闲聊几句,各自回去。
甘露殿,李二看着那张纸,只见上面写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二不禁潸然泪下,说道:“这几年确实难,克明便是活活疲累至死的。失去这等贤臣怎能不让朕心痛!”
众臣说道:“请陛下节哀!”
“诸位贤卿也要注意身体,正如灞国公所言,做事要劳逸结合,否则损伤了身体就不好了,朕不想克明之事再次发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房玄龄又说起了在杜如晦墓前见到的奇怪现象,李二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传来傅奕和李淳风。
听完众人的描述,傅奕说道:“据史书所载,冬季打雷也曾多次出现,据周易所记载,明年怕是又遇灾难如饥荒、战乱、疾病等。”
李淳风点头说道:“陛下,傅公所言甚是,依卦象来看,冬雷震动,万物失去庇护,虫不得藏身,战事将起。据诸公所述,乃灞国公祭拜杜相后指天而骂所致,故微臣推断,所有灾难皆系于灞国公一人,来年将持续干旱,此事并不重要,毕竟这几年连年干旱,今年还发生了水灾,大唐依灞国公之法都安然渡过。”
“来年战事也不重要,若灞国公出手,必定迎刃而解。微臣要说的最重要的事,便是最近几日长安要发生地震!”
“地震?”众人惊呼出声。
“不错,还请陛下与诸位相公尽快商议,定出解决之法,否则到时房屋倒塌,不知会死多少百姓。”
李二问道:“地震真会发生?”
李淳风说道:“陛下,此事乃灞国公指天而骂所致,天已经发怒,仅打了几个雷,地也会响应,微臣估计地震不会太大。”
随后李二派人宣王远进宫。
王远来到甘露殿时,已经到了傍晚。
听到李淳风的推断,王远陷入沉思,实际是在体内小镇中查阅资料。
史书上并未记载十月地震,仅有野史上写有,贞观七年十月乙丑,京师地震,寥寥数语,看来事情并不严重。
接着王远要来纸笔,写下数条地震发生后的自救办法,李二与几位大佬过目之后,表示赞同,交给报纸刊登出去,并命人在各坊、市门口张贴。
李二严肃地说道:“此事全因你而起,对天地不敬,反而指天大骂,降下祸患,你说朕该如何罚你?此次征讨倭国的赏赐不想要了?”
王远说道:“陛下,冬天打雷以及地震无非自然现象而已,就算是上天降下的惩罚,有微臣一力承担!杜伯父去世于国于民俱是重大损失,怎能不令人心痛?”
李二说道:“如今地震还未发生,先做好预防,惩罚之事震后再说。”
众人离开后,李二单独留下了李淳风,聊至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