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辨识度的体貌特征。】
诺亚方舟冷静的文本汇报与诸伏高明自己的快速浏览相互印证。他的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桌面,节奏平稳,大脑却在飞速运转,将每一个碎片信息放入逻辑的网格中进行比对、筛选、重构。
“所有袭击均发生在夜间或凌晨,光线不足利于隐蔽。”
“手法专业,避开要害,追求效率而非杀伤……这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对人体结构的深刻理解。”
“反侦察意识极强,精准破坏或避开监控……熟悉现代安防布局。”
“无差别,但又不制造死亡……目的究竟是什么?”
他的目光在其中几份报告上稍作停留。一份是关于一名晚归公司职员的,袭击发生在一条设有两个监控探头的小巷,但报告注明两个探头在案发前后三分钟内均“意外”失灵。另一份是一名老人的,老人醒来后模糊地提到“好像闻到一点奇怪的甜味”,但后续询问又无法确定,笔录中并未重视。
诸伏高明微微眯起了眼睛。
第一个报案人……第一个案发地点……
他放下咖啡杯,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动,精准地定位到序列号为001的案件档案。
【案件编号:Ld-202x-】
【报案时间:10月31日,23:47】
【案发地点:长野县长野市松代町,莲华寺后院墓地】
【受害人:小野寺 孝(72岁),莲华寺守夜人】
墓地……诸伏高明的目光在“莲华寺”和“墓地”这两个词上停留了片刻。一个年迈的守夜人,在万圣节深夜的寺庙墓地遭遇袭击……这本身就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第一个案件发生地点往往与案件本身的联系最为紧密。因为凶手往往会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实施犯罪,或者,那里有他必须选择那里的理由。
他快速浏览了守夜人小野寺孝的伤情报告和简短笔录——与其他案件如出一辙,后颈遭受精准击打,瞬间昏迷,无财物损失,未见到袭击者,无有价值线索。
诸伏高明收起手机,将最后一口三明治咽下,起身结账。晨光已经变得明亮,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也逐渐增多。他拦下了一辆出租车。
他到达墓地后看了一眼手表。上午九点十七分。从市中心乘车过来,算上清晨的交通状况,花费的时间大致符合他的预估。他抬脚进入莲华寺的范围内,寺庙本身并不大,后院墓地更是显得清幽,甚至有些偏僻。
正如资料所述,当天晚上值班的老守墓人小野寺孝还在医院观察。接待他的是一位较为年轻的僧人,也是目前临时负责看守墓地的人。这位僧人面色带着些许惶恐和不安,显然寺庙内发生袭击事件让他也倍感压力。
“警部先生,就是这里。”僧人引着诸伏高明来到墓地一侧靠近竹林的小径旁,指着一块明显被清理过、但依稀还能看到一些痕迹的地面,“小野寺先生就是在这里被发现的,面朝下倒在地上。”
诸伏高明微微颔首,苍蓝色的眼眸仔细扫视着周围环境。地面是碎石子铺就,旁边是较为松软的泥土地,种着些耐阴的植物和矮竹。几座年代不一的墓碑静默地矗立在周围。
“监控呢?”他问。
“唉,说来惭愧,”僧人叹了口气,“原本后院入口是有一个老旧监控探头的,但案发前一天突然坏了,还没来得及报修就出了这事……现在想想,可能不是意外。”
诸伏高明不动声色地记下这点。手法一致,先行破坏或规避监控。
“小野寺先生平时为人如何?最近有没有得罪什么人?或者寺庙里有没有什么异常?”他继续询问。
僧人努力回想,最终还是摇头:“小野寺先生是个很和善安静的人,在寺庙很多年了,几乎从不与人争执。寺庙里……除了偶尔有野猫野狗跑进来,也没听说有什么特别的事情。万圣节那天晚上倒是比平时热闹点,有些年轻人会在附近玩,但也不至于跑到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