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挲着金属表面:“去年吉隆坡亚锦赛就出过状况,挑边器的红蓝两色涂层出现划痕,导致选手看不清选择的颜色,这场风波后,亚洲乒联要求所有器材赛前必须翻新或更换。”我点头补充:“还要准备足够的备用电池和充电设备,避免比赛中突然断电,影响判罚节奏。”
傍晚时分,我们开始进行最关键的场地灯光检测。“团体赛对灯光的要求比单打更严格,球台表面的平均照度需达到1000勒克斯,且各个区域的照度差不能超过100勒克斯,不能有明显阴影。”拉吉夫启动便携式检测设备,屏幕上的数值很快稳定在1050勒克斯,“我们特意调整了顶部灯组的角度,将原本球台四角的阴影区彻底消除,你可以站在裁判椅上感受一下。”我踏上裁判椅,模拟执裁时的俯视视角,目光扫过球台的每一个角落——从网前到球台边缘,光线均匀明亮,没有任何因灯光角度造成的暗区,便在场地检测表的“灯光”一栏写下“合格”二字,并标注“无阴影,照度稳定”。
10月6日 晚上 19:00 赛事指定酒店·叶安诺房间
赛事指定酒店距离卡林加体育馆仅十分钟车程,坐落在奇利卡湖畔。推开房间阳台的玻璃门,湿润的湖风夹杂着水草的清香扑面而来。暮色中,渔民划着独木舟在湖面缓缓收网,船头的渔灯如星星般闪烁;远处的湿婆神庙传来悠扬的钟声,与湖面的水波声交织成独特的韵律。房间内的陈设简洁实用,浅木色家具透着温馨,书桌一角摆放着赛事主办方准备的欢迎礼包,里面有亚锦赛手册、当地地图和一瓶印着莲花图案的精油。
我刚将行李中的裁判服挂进衣柜,敲门声就响起。打开门,阿尼尔和拉吉夫站在门口,手里分别拿着打印好的赛程表和参赛队伍名单。“快请进,我正准备梳理明天的工作安排。”我侧身让他们进屋,顺手泡了三杯热茶。拉吉夫将赛程表铺在书桌上,指尖指向10月12日的赛程:“明天上午9点会召开全体裁判会议,确定最终的执裁场次分配。我们根据你的执裁经验和对中国选手的熟悉度,初步拟定你负责10月12日下午15:00的女团小组赛,对阵双方是中国女团和印度女团。”
“这可是场焦点战!”阿尼尔笑着补充,“中国女团派出了孙颖莎、王曼昱、陈幸同的主力阵容,印度队则由巴特拉、森领衔,这场比赛不仅关系到小组出线名额,还会吸引大量当地观众到场,对你的执裁节奏是不小的考验。”我接过赛程表,目光落在参赛名单上,手指轻轻点着“孙颖莎”的名字——虽然我比她小几岁,但在国家队时就经常看她训练,后来转型为裁判,也多次执法过她的比赛。“得提前把双方选手的信息吃透,尤其是姓名的正确读音和惯用打法,避免赛前检录时出岔子。”
阿尼尔翻开厚厚的选手资料册,指着印有巴特拉照片的页面:“巴特拉是左手横握球拍,擅长侧旋发球和反手快撕,她的发球动作幅度大,容易出现遮挡嫌疑,你执裁时要重点关注;森则是右手直拍,近台快攻的速度很快,接发球喜欢侧身抢攻,判罚时要注意她的脚步是否踩线。”我立即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关键信息,还特意标注了姓名发音:“‘巴特拉’的全名是曼尼卡·巴特拉,正确发音是‘anika bhattacharjee’,重音在第二音节;森的全名是阿库拉·森,发音为‘Aku Sen’,可别读错了让选手觉得不尊重。”
拉吉夫喝了口热茶,继续补充细节:“赛前检录流程是提前40分钟让选手到检录处签到,你需要和副裁配合,逐一核对选手的参赛证件与排阵表上的姓名、顺序是否一致。如果遇到排阵临时变动,要立即联系裁判长确认。”我忽然想起换人名额的规则,连忙追问:“小组赛阶段每队最多换2人,具体的申请时间和流程是怎样的?”阿尼尔耐心解释:“换人必须在每场比赛结束后、下一场比赛开始前提交书面申请,由队伍主教练签字,你要在记录表上准确记录换人的时间、原选手姓名和替换选手姓名,避免后续出现争议。”
我们还详细确定了司线员的分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