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战术执行近乎完美,反手发球的得分率高达72%,她正、反手衔接流畅,护台面积覆盖全场,最终以11:5拿下,将总比分改写为3-1。看台上的王曼昱粉丝终于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与孙颖莎粉丝的呐喊形成激烈碰撞。
局间休息时,孙颖莎的教练在战术板上快速勾画,重点标注了“正手小三角发球”的落点。第五局,孙颖莎果然做出改变,发球偷袭王曼昱正手小三角和反手急长,打乱了对手的节奏。她凭借这一调整以11:8扳回一局,总比分追至2-3。第六局,王曼昱没有给对手翻盘机会,反手发球依旧犀利,相持阶段的防守反击更是滴水不漏。孙颖莎的进攻频频被化解,失误率逐渐攀升,最终王曼昱以11:2锁定胜局,总比分4-2夺冠。
获胜瞬间,王曼昱扔掉球拍捂住脸,肩膀剧烈颤抖。孙颖莎走上前轻轻拥抱她,在她耳边说了句“打得真棒”。签字时,孙颖莎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对王曼昱说:“你的反手发球太狠了,根本接不透。”颁奖仪式上,当国歌响起,两人同时举起奖牌,看台上的欢呼声终于汇成一片,此前的粉丝纷争在这一刻被竞技体育的纯粹所取代。
10月5日 晚上 19:30 首钢园体育馆·中心球场
男单决赛的灯光比往常更亮,聚光灯将球台照得如同白昼,看台上的五星红旗与法国国旗交相辉映。勒布伦在半决赛后的豪言壮语让这场对决充满张力,而王楚钦能否顶住三线作战的体能压力,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热身时,我注意到王楚钦的球拍贴着重贴的胶皮,边角还留着撕去旧胶的白色痕迹,显然是针对勒布伦的技术特点做了最后的调整。
19点30分,比赛正式开始。王楚钦没有丝毫试探,第一球就用强制隐蔽性发球打乱勒布伦的判断,这种独特的发球动作让对手难以分辨旋转,回球质量骤降。王楚钦趁机衔接进攻,很快以5:2领先。勒布伦试图用反手拧拉破解,但王楚钦立即变换直线发球,多次让他扑空。最终,王楚钦以11:7拿下首局,耗时仅6分钟。
第二局成为王楚钦的“表演时间”。他精准抓住勒布伦作为直板选手反手接发球不稳定的弱点,将球反复送到其正手短或中路偏右位置,迫使对方用正手搓球回击。勒布伦的速度优势完全无从发挥,频频出现主动失误。王楚钦以10:1拿到局点,尽管勒布伦挽回一分,但王楚钦还是以11:2横扫,将总比分扩大为2-0。看台上的中国球迷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王楚钦加油”的呐喊声震耳欲聋。
第三局,勒布伦终于找到些许节奏,接发球开始提升质量,但王楚钦的前三板控制依旧严密,发球轮得分率高达79%。两人战至5平后,王楚钦连得4分拉开差距,最终以11:5再胜一局。第四局,勒布伦放手一搏,正手进攻成功率有所提升,但王楚钦凭借更稳定的发挥始终保持领先。当王楚钦以10:7拿到赛点时,他一记正手直线爆冲命中,随着勒布伦的回球下网,比分定格在11:7,王楚钦以4-0横扫夺冠。
整场比赛仅耗时25分钟,勒布伦全程仅得到21分,与两人上届美国大满贯半决赛鏖战七局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获胜瞬间,王楚钦扔掉球拍,高高举起双臂,疲惫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笑容。勒布伦走上前与他握手,眼神里满是敬佩。颁奖仪式上,当国歌奏响,王楚钦下意识地挺直腰背,右手紧紧攥着金牌,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这是他首次在中国大满贯实现混双、男双、男单“三冠王”伟业。
10月5日 晚上 21:30 首钢园运动员休息室
卸下裁判服,我刚走进休息室就被浓郁的庆功氛围包围。王曼昱正和教练一起复盘决赛录像,屏幕上反复播放着她的反手发球镜头,教练用红笔标注着落点变化;王楚钦靠在椅子上,队医正在为他按摩肩膀,林诗栋递过一瓶冰镇功能饮料,笑着说:“楚钦哥,三冠王太牛了!”孙颖莎则在整理球拍,手指细细擦拭着胶皮纹路,王曼昱走过去拍了拍她的后背,两人相视一笑,所有胜负的纠葛都在这眼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