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紧鞋带,混双跑位频繁,避免绊倒受伤。”他点头照做,弯腰系鞋带时,蒯曼在一旁轻声安慰,显然是在帮他缓解压力。
19:45,中国组合以11:8拿下第五局,总比分3:2险胜晋级混双4强。林诗栋喘着气说:“太胶着了,对手的旋转变化太多,接发球好几次都判断错了。”我笑道:“你们的韧性更胜一筹,最后一局的关键分处理很冷静,继续加油。”这时,看台上突然响起欢呼——原来是孙颖莎刚从训练馆赶来,得知林诗栋\/蒯曼晋级后,兴奋地挥舞着国旗。
10月1日 傍晚 19:00 首钢园体育馆·1号台
最后一场执裁任务是男单32强赛:王楚钦对阵安德斯·林德。作为本次赛事的男单三号种子,王楚钦的表现备受关注,而丹麦选手安德斯·林德虽世界排名仅68位,但正手进攻力量强劲,曾在去年挑战赛中爆冷击败过世界排名前20的选手。提前检查器材时,我发现王楚钦的球拍胶皮张力43度,符合赛事标准;林德的球拍则是标准配置,胶皮边缘贴着崭新的防护贴,显然是为这场比赛特意准备的。
19:15,比赛开始。首局王楚钦进入状态极快,反手快撕连续命中对手空档,以11:6轻松拿下。但第二局风云突变,林德的侧旋球打乱了王楚钦的节奏,通过正手爆冲连续得分,以11:8扳平比分。打到第三局8:7时,王楚钦的发球被副裁指出“头部遮挡”,我立即判罚“发球违规,失分”。他提出鹰眼挑战,回放画面显示发球时头部确实阻挡了林德的视线,挑战失败。这记判罚明显影响了他的心态,后续几球频频出现失误,最终以9:11再丢一局。
第四局王楚钦虽奋力追赶,一度将比分追至7平,但关键分上的正手进攻失误不断,最终以7:11告负,总比分1:3爆冷出局。签字时他脸色凝重,笔尖在记录表上停顿了几秒才落下名字:“今天状态不好,发球细节没处理好,被对手抓住了漏洞。”我想起他昨天混双比赛中的出色表现,轻声安慰:“职业选手难免有状态起伏,重要的是扛住压力,回去好好调整。”他点头,背着球拍默默离开,背影在灯光下透着失落,场边的球迷仍在大喊“大头加油”,试图给他鼓励。
10月1日 晚上 21:00 首钢园运动员休息室
卸下裁判服换上便装,我刚走进休息室就被孙颖莎叫住。她和蒯曼、林诗栋坐在沙发上,桌上摆着能量棒、香蕉和矿泉水,气氛有些沉重——大家都知道了王楚钦出局的消息。“叶姐,快来坐。”孙颖莎招手,声音比平时轻了些,手里还攥着未喝完的运动饮料。
“今天混双打得不错,最后一局顶住了压力,很不容易。”我先开口打破沉默,目光转向林诗栋和蒯曼。林诗栋挠挠头笑了:“刚开始太紧张了,第一局输得太快,后来慢慢找到节奏。不过张本美和的网前真厉害,好几次都封得我没反应过来。”蒯曼在一旁补充:“下次得更果断点,有几个网前机会球没抓住,差点被对手翻盘。”
提到王楚钦,孙颖莎叹了口气:“他今天太急了,被裁判判了发球违规后,心态明显没调整过来,后面的球打得越来越紧。”林诗栋附和:“林德的正手确实超水平发挥了,好几记爆冲都很刁钻,不过大头也确实不在状态,平时他的反手能防住的。”我想起王楚钦左手发球容易遮挡的问题,提醒道:“他左手发球的动作细节还得再优化,现在wtt对发球判罚很严格,一点遮挡都可能被抓。”
正聊着,陈垣宇和周启豪走了进来,手里拿着刚打印的技术统计单。“安诺姐,我们明天男双对新加坡组合冯耀恩\/郭勇,刚看了他们的比赛录像,得好好准备。”陈垣宇兴奋地说,暂时冲淡了休息室的沉重氛围。周启豪点头:“他们的双打衔接很流畅,网前控制也强,我们得加强跑位配合,减少失误。”
休息室的灯光柔和,窗外的夜空不时绽放烟花——国庆的庆祝还在继续,而赛场的拼搏从未停歇。我整理好今天的记录本,15场比赛,6次鹰眼挑战(4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