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分胶着时,是依靠什么实现突破,锁定胜局的?”
叶安诺眼神坚定地说:“最后一局比分紧咬,我发现曼昱姐在防守反手位长球时,脚步移动会有瞬间迟缓。我就连续发反手位长球,结合‘节奏迷踪拳’,先慢后快击球,迫使她回球质量下降,然后我抓住机会,用正手大力扣杀,最终拿下比赛。”
苏瑶转而面向王曼昱,问道:“曼昱,首局你优势明显,后面却被逆转,你觉得叶安诺在战术转换上哪点对你冲击最大?”
王曼昱认真思索后回答:“安诺在比赛中战术转换很灵活。她在我领先时,突然改变发球节奏和落点,让我接发球直接丢分增多。而且她从进攻转为防守反击时,对我进攻线路的预判很准,防守回球常能回到我难以发力的位置,使我进攻威力大打折扣。”
苏瑶继续提问:“比赛中,叶安诺的发球局你多次陷入被动,她发球的威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曼昱分析道:“她的发球旋转变化特别多,像‘真假旋发球术’,我很难判断是上旋还是下旋,接发球时容易冒高或者下网。而且她发球的落点很刁钻,发到我正手位小三角区域的球,让我很难舒服地接球和组织进攻。”
苏瑶最后问道:“在关键局,叶安诺的心态调整似乎比你更快,你认为这对比赛走向有何影响?”
王曼昱坦诚地说:“她心态调整快确实影响很大。在我领先时,她能迅速稳住阵脚,而我在被追分时有些着急,进攻变得急躁,失误增多。她却越打越沉稳,抓住我的失误扩大优势,这是她能赢下比赛的重要因素。”
女双采访
女双采访区,气氛同样热烈。苏瑶拿着话筒,看着叶安诺和孙颖莎,笑着开场:“莎莎,安诺,首局大比分失利,你们当时发现对手的主要战术优势是什么了吗?”
孙颖莎率先回应:“首局对手发球和抢攻配合得很好,她们的发球很有迷惑性,我们接发球质量不高,然后她们就迅速抢攻,我们有点措手不及。而且她们在双打的跑位和补位很默契,让我们很难找到空当突破。”
苏瑶接着问:“在第二局开始追分阶段,你们采取了什么针对性的战术配合?”
叶安诺接过话头:“我们商量好我在近台多控制落点,用‘落点围剿计’把球打到她们两人中间或者空当位置,让她们跑位出现混乱。莎莎就在中台找机会大力扣杀,她的正手进攻威力很大,这样能有效得分和压制对手。”
苏瑶抛出第三个问题:“决胜局,你们是如何保持住优势,一举拿下比赛的?”
孙颖莎自信满满地说:“决胜局我们心态很放松,因为我们相信平时训练的成果。我们在发球上做了更多变化,让对手接发球失误。在防守上,我们互相鼓励,积极补位,每救起一个球就士气大振。进攻时,我们果断出手,不给对手喘息机会,就这样顺利拿下决胜局。”
苏瑶最后说道:“今天的比赛真的非常精彩,无论是女单还是女双,都让我们看到了国乒队员们的拼搏精神和高超技艺。希望你们在未来的比赛中能够继续加油,取得更好的成绩。”
采访结束后,叶安诺深深地看了妈妈一眼,那眼神宛如一泓深邃的湖水,其中交织着复杂的情感,有乍见妈妈成为采访者的惊讶,如同平静湖面上泛起的微微涟漪;有对妈妈专业表现的自豪,似是湖底闪烁着的璀璨光芒;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亲昵,仿若湖面氤氲着的轻柔水雾。随后,她便像一只乖巧的小跟班,跟着孙颖莎和王曼昱两位姐姐,一同走出了体育馆。
此时,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缓缓地铺展下来,将整个世界笼罩其中。外面的街道被路灯映照得一片昏黄,那昏黄的灯光像是被稀释了的蜂蜜,淡淡地涂抹在地面上。三人的身影在灯光下被拉得长长的,好似三株在夜色中摇曳生姿的白杨,她们一边走着,一边还在轻声讨论着刚刚比赛中的精彩瞬间,那低语声恰似夜风吹过树叶发出的沙沙细语。
孙颖莎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