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千牛卫大将军,来护儿素来沉稳,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
此前,安齐王高?、废太子杨勇叛乱那一夜,他的身影几乎贯穿了整起叛乱的战场,但事后没有几个人提起他,仿佛将他遗忘了。
哪怕是如今,大阵之中也?少有人知道,杨广麾下众多大将里面,除了宇文成都,最强的就是来护儿。
当然,这是在伍云召突破之前。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存在感不强,素来沉稳的大将,在听到杨广将千牛卫调出去之时,眼神立刻就变了。
“陛下,千牛卫乃是重器,更是陛下的内卫,若是调出去......臣恐忧陛下安危!”来护儿沉声道。
千牛卫,在十二卫之中是最为特别的存在,不设令,不驻大营,专责掌执御刀宿卫侍从,是大皇帝的内围贴身卫兵。
简单来说,杨广睡觉的时候,就是千牛卫在门外守着。
这是他真正的贴身侍卫,也是他的最后一道防线。
所以,千牛卫轻易不能调动,也是来护儿为何反对的缘故。
“只是调几百千牛卫去跟着萧铣和伍天锡罢了,算不得什么大事,为防万一。”杨广淡淡道。
千牛卫在十二卫的编制之中,有左右二卫,一有两万多士卒,两卫加起来则是五万兵马。
其余的十二卫,也大多如千牛卫一样。
此前,十二卫中有四个卫,被把持在安齐王高?的手上,足有二十多万兵马。
这也是为何高短发起叛乱,整个洛阳城动荡不安,就连洛阳县、城防司,都险些沦陷的缘故。
当然,这么多的兵马,不可能常驻城中,仅有一小部分的城内,大多是在城外大营驻扎、训练。
不过,也有特殊和例外的存在。
那就是千牛卫和金吾卫,这两个卫府的兵马,全部在城中驻扎,分布在外城、皇城和宫城。
这两个卫府,一个是负责守卫大皇朝的都城安全,一个是负责大皇帝的安全,因此是例外的存在。
“陛下,可是不放心此二人?”来护儿眸光一闪,隐隐从杨广的话语中,听出了几分异样。
“没什么不放心,只是为防万一罢了。’
杨广摆了摆手,笑道:“你这话可别被人听到了,毕竟这两人,一个是皇后侄子,一个是忠孝王的侄子,要是传出去,你可得得罪不少人啊!”
来护儿面不改色,恭声道:“臣只是忠于陛下,眼中只有大安危兴盛,其他的并不放在眼里。”
虽然同为杨广的麾下大将,但来护儿和宇文成都相比,心思却要更加纯粹。
这也是运朝录给他的面板评价‘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