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鳩摩智更重,
鳩摩智自幼学佛,佛法精湛,根基非常牢固,心法反噬相对缓慢。
慕容博狼子野心,满脑子慾念,与慈悲渡世的思想南辕北辙,身上暗伤越来越严重,有深入骨髓的痛苦。
阳白、廉泉、风府三处穴道,每日清晨、正午、子夜三时如万针攒刺,痛不可当,不论服食何种灵丹妙药,都没半点功效,想运功祛除疼痛,不运功抵抗还好,一旦运功,疼痛加倍,每日三次痛苦,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天山童姥的生死符也不过如此!
每天生死三次,人生在世,哪还有什么乐趣若非有復国执念支撑,慕容博恨不得一掌拍碎自己的脑袋。
正常交手无甚影响,但他被一百零八位武僧围攻,真气损耗剧烈,又被降魔琴引动心魔,心中杂念丛生,三处穴位隱隱刺痛,直到现在才压下。
两人对视一眼,暗叫幸运。
亏得鳩摩智与戒贤比武,展示过少林七十二绝技,方才爭斗时,对方早就认出鳩摩智,故意卖了个破绽。
鳩摩智是吐蕃国师,若是大相国寺把他抓了,鳩摩智表露身份,请礼部鸿臚寺处置,这事著实扯不开。
与其辣手抓捕,不如网开一面。
难道他们不想为戒嗔报仇
当然想。
但是,鳩摩智不是凶手。
大相国寺內,包拯和公孙策正在针对案情进行推理:“大相国寺內发生的两场命案,实际上有两位凶手。”
“这不是连环杀人案!”
“与竞选方丈关係不大。”
“两场案子恰好撞在一起,杀人凶手为了扰乱局势,故意留下线索,让我们產生误导,这叫做搭车杀人。”
“首先说戒嗔大师之死。”
“他是因为分赃不均而死,对方杀死他的目的,一是为了独占钱財,二是为了毁掉帐本,防止此事泄露。”
“戒嗔是財务总管,时常利用职务之便支取银两,在地下钱庄放帐,他有个合作者,这个合作者野心勃勃,非常非常需要钱,合作数目非常大。”
“公孙策计算过帐目,仅从表面上的帐单推算,亏空了四十万两,加上放帐的收入,怕是赚了一座金山。”
“这么多钱,用在什么地方”
『这件事肯定非常隱秘,这个秘密不能暴露出去,换而言之,两人早晚会分道扬,戒嗔没想到这么快。”
“根据戒嗔的计划,应该是与这位合作者合谋,成为大相国寺方丈,隨后出卖对方,用合作者的性命作为新官上任三把火,以此宣扬自身名號。”
“证据是戒嗔的助手。”
“他看起来不怎么起眼,实际是戒嗔的心腹,知道戒嗔全部秘密,私下里记了帐本,防止戒嗔兔死狗烹。”
“然后说达摩智之死。”
“杀死达摩智的凶手是戒嗔。”
“达摩智知道戒嗔的秘密,以此威胁戒嗔,让戒嗔成为方丈后,交出大日如来咒,戒嗔爆起突袭杀了他。”
“达摩智是怎么知道的”
“记得我先前说的话吗”
“戒嗔的合作者可以帮他成为大相国寺方丈,不主动现身的情况下,怎么帮助戒嗔当然是—外来者!”
“竞选大会有三位公证。”
“包拯、李兆廷、达摩智。”
“达摩智精通佛法,能言善辩,只要他在辩论佛法的时候支持戒嗔,或者在解释题目时,或明或暗的引导,戒嗔就能占据优势,別人很难察觉。”
“达摩智死於凌晨,因为戒嗔找达摩智询问题目,商议合作方式,两人交谈过程中,达摩智察觉到隱秘,以此试探戒嗔,戒嗔出手,一击秒杀。”
“戒嗔为何会如此应激”
“因为这个秘密非常危险。”
“什么秘密值得在这种情况下,冒著被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