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80xs.cc,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铁马冰河肝胆照 > 第199章 王村

第199章 王村(2 / 2)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天问之易 讨孙平叛传 满级诗卡在手,太子妃她杀疯了 恶毒男配每天都在作死 逆徒跪下!师尊摆烂后躺赢修仙界 儒道玄途 上劲 斗罗:武魂殿圣女,武魂岩王帝君 盗墓:改写剧情的我,笑疯了 一脚踏破星空

p>

火把的光在夜色里晃成一片,金兵的呼喊越来越远,扛木板的人才敢加快脚步,深一脚浅一脚往城南奔。

城南有个小村,村头老槐树下,早有户人家亮着残灯。

天快亮时,他们终于跌进城南那片小村里的矮屋。

村口老妪早听到动静,披着棉袄倚在柴门边,见他们来,二话不说便掩了门,用枯槁的手往柴房指了指。

柴房里堆着新收的黍秸,干草暖烘烘的,混着麦香。

他们将布包轻轻放进草堆深处,又盖上几层旧毡,年轻民壮往草堆前撒了把灶灰——若有金兵搜来,踩过灰便会留脚印。

外面传来金兵的马蹄声在村口打了个转,骂骂咧咧地去了。

院角的鸡被惊得扑腾,农妇赶紧捂住鸡笼,回头看那几个军民,个个攥着满手心的汗,眼眶在油灯下亮得吓人。

那几日,小村里的人都像揣着颗滚烫的石头。

东家的孩童见了生人便往娘怀里钻,西家的老汉总蹲在村口磨镰刀,眼睛却瞟着来路。

直到第五夜,风声稍歇,民壮们才借着月色,扛着锄头往村后坡地去。

坡上有棵歪脖子老槐树,树根处能避些风雨。

他们没挖深穴,只浅浅刨了个土坑,将那包着血肉甲片的布包放进去。

没有棺椁,没有墓碑,年长的民壮从怀里掏出块磨得亮的箭镞——是王禀当年守城门时,亲手赏给他的,此刻被他轻轻放在布包上,当作记号。

“总管,”

他“噗通”

跪下,额头磕在冻土上,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您安心歇着。

太原城的土,埋得住您的骨头,也埋不住咱们心里的火。”

其余人也跟着跪下,磕了三个响头。

月光洒在他们背上,将影子投在新翻的土上,像一圈圈不肯散的誓。

风从坡下吹过,带着护城河的冰碴味,却吹不散那土坑里的温度——那是太原城最后一点,不肯冷下去的热血。

此后每逢月圆,总有人绕路来这歪脖子树下,悄悄添一抔土。

土上偶尔会多束野菊,或是半块干粮,像是给远行的亲人留的念想。

而那金兵搜遍了太原城,终究没寻到这处藏骨地——他们不懂,有些骨头,就算碎了,也会被百姓捧在手心,埋进最暖的土里。

岁月像护城河的水,悄无声息地淌过太原城南的土坡。

那曾藏过忠骨的小村,原是无名的,只有几户人家靠着坡地耕种,屋檐下的炊烟混着槐花香,在风里散得淡。

可日子久了,往来的行商、过路的兵丁问起这村名,村里的老人们总会往坡后那棵歪脖子槐树瞥一眼,浑浊的眼里泛起些微光,慢悠悠地答:“王村。”

没人刻意去立块碑,也没人去官府报备更名。

就只是东家的娃学说话时,娘教他“咱这是王村”

;西家的老汉给孙儿讲古,说“当年就是在咱王村,藏过太原城最硬的骨头”

那“王”

字,就这么在口耳相传里生了根,像坡上的老槐树,一年年新枝,把那个藏骨的秘密、那份没说出口的敬意,都浸在了村名里。

后来的人或许忘了当年的刀光血影,忘了粘罕的凶戾,忘了那夜盗尸的惊险,但只要说起“王村”

,总会有人接一句:“哦,是埋着王总管的那个村。”

“王村”

两个字,不响亮,却沉甸甸的,像王禀当年拄过的那柄剑,虽锈了,却仍压得住岁月里的轻。

当然这是后话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80小说网】 www.80xs.cc。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挺孕肚守寡后,错嫁的亡夫回来了 和离前夜,疯批医妃二嫁心机皇叔 钢铁先驱 大圣觉醒,吃货妹妹不好养 重生破案:我的眼睛能锁定凶手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被废三年后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