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自己放在了恰当的位置上——是建议者、执行者,而非决策者。
李书记听完,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环视会场,说道:“我看国栋同志这个思路很好嘛!
既有重点突破,又有协同联动,体现了大局观和一盘棋思想。
这不算什么‘指示’,这是非常好的建设性意见!
大家都议一议,看看这个‘核心区+示范区’的模式是否可行?”
会场的气氛顿时又活跃起来,常委们纷纷就此新思路表看法,最终达成共识,形成了更完善、更具操作性的方案。
散会后,王副省长走到祁国栋身边,低声笑道:“国栋啊,你刚才那句‘我能不能指示’,可真是……有水平啊。”
祁国栋谦逊地回应:“王省长,您过奖了。
我只是在班子里,时刻提醒自己要摆正位置,遵守规矩。
一切工作,都是在省委的领导下进行。”
这件小事,很快在省内一定层面传开。
人们谈论的,不是祁国栋的“冒失”
,而是他那种深入骨髓的政治规矩意识和娴熟的政治智慧。
他懂得在什么位置说什么话,懂得如何既表达观点又维护团结,懂得尊重上级、团结同事。
这种清醒的定位、严谨的措辞和对组织原则的恪守,远比单纯的业务能力,更能赢得尊重和信任,也让他这位年轻的省委常委,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走得更加稳健、更加长远。
“我能不能指示?”
这句话,也成为了祁国栋政治成熟度的一个生动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