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迹,祁国栋心潮澎湃。
从县委书记到地级市委书记,这条路他走了十几年。
变的是职位,不变的是初心。
第二天,成立大会隆重举行。
省委书记亲自到场授牌。
当祁国栋从省委书记手中接过“中国共产党榕华市委员会”
的牌匾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代表市委言时,祁国栋庄严承诺:“站在新的历史上,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展思想,努力把榕华建设成为现代化中心城市!”
孙陆雨作为常务副市长,也作了表态言:“一定恪尽职守,廉洁奉公,为榕华展贡献全部力量!”
大会结束后,祁国栋立即主持召开第一次市委常委会议。
会议室里,新组成的班子成员精神抖擞。
“同志们,”
祁国栋环视全场,“牌子挂了,班子配了,接下来就是要实干。
我提三点要求:一要团结协作,二要勤政为民,三要清正廉洁。”
他特别强调:“我们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欢迎全市人民监督我们的工作。”
新的榕华市面临的个重大考验是夏季防汛。
作为地级市,防汛责任更重,范围更广。
祁国栋连续一周带队巡查各险工险段。
在临港区海塘加固工地,他现工程质量有问题,当场严肃批评:“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绝不能马虎!”
施工方解释:“祁书记,工期太紧”
“再紧也不能牺牲质量!”
祁国栋斩钉截铁,“立即整改,我明天再来检查!”
当晚,孙陆雨悄悄来到工地,陪着施工方一起整改到凌晨。
第二天祁国栋再来时,满意地点点头:“这就对了。”
在产业展上,祁国栋提出了“双轮驱动”
战略: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并重。
他亲自带队赴长三角、珠三角招商引资。
孙陆雨则主抓营商环境优化,推行“榕华效率”
: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工程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
然而,挑战接踵而至。
地级市成立后,管理幅度变大,各种矛盾也更加复杂。
有一次,因为区划调整后的资源配置问题,数百群众聚集上访。
祁国栋没有回避,直接来到现场与群众对话。
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三点,他耐心听取意见,现场解决问题。
当最后一位群众满意离开时,祁国栋的嗓子已经沙哑。
孙陆雨心疼地递上矿泉水:“老祁,这种事让我们来处理就行。”
祁国栋摇头:“群众找的是市委市政府,我这个书记不能躲在后头。”
这件事后,他推动建立了“市领导接访日”
制度,要求每位市领导每月至少一天接待群众来访。
在干部队伍建设上,祁国栋和孙陆雨格外重视。
他们大胆起用年轻干部,同时充分挥老同志的作用。
有一次,一位资历老的干部对新任用的年轻干部不服气。
祁国栋亲自找他谈话:“老王啊,我们都要有胸怀。
培养年轻干部是对榕华未来的投资。”
老王后来感慨:“祁书记这么一说,我想通了。
确实要薪火相传啊!”
转眼到了年底,榕华地级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经济增长89,财政收入增长157,民生支出占比提高至78。
但在总结大会上,祁国栋却泼冷水:“成绩只能说明过去。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还有很大差距。
明年要在这几个领域重点突破。”
会后,孙陆雨笑着说:“老祁,你现在站位更高了。”
祁国栋望着窗外:“位置越高,越要看到不足。
别忘了,我们上面还有老百姓看着呢。”
除夕夜,祁国栋难得准时下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