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祁县长的心情。
从区域协调展角度看,榕华设站确实有必要。”
但赵明仍然坚持:“我理解基层的困难,但高铁建设要讲科学,不能感情用事。”
第一天的论证会就在这种僵持中结束了。
回到宾馆,祁国栋心情沉重。
小陈劝他休息,他却说:“你把今天专家的质疑整理一下,我们连夜准备回应材料。”
那一夜,祁国栋房间的灯亮到凌晨三点。
第二天上午,论证会继续。
祁国栋带着连夜准备的材料,更加有针对性地回应了各方的质疑。
就在会议陷入胶着时,祁国栋接到了黄莉雅的电话:“国栋,我找到了赵明副主任的一篇旧文,他十年前就写过要重视欠达地区的交通建设!”
这真是个重要现!
祁国栋立即让秘书找到这篇文章,并在休息时“偶遇”
赵明。
“赵主任,我拜读过您十年前写的《论交通先行在区域协调展中的作用》,深受启。”
祁国栋诚恳地说,“我们这次申请,正是践行您提出的‘交通先行’理念啊。”
赵明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这个年轻县长读过自己的旧作。
态度明显软化了许多:“难得你还记得那篇文章。
理念是对的,但要结合实际”
下午的会议上,赵明虽然仍然提出质疑,但语气已经缓和很多。
祁国栋趁热打铁,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我们可以考虑先按三等站标准建设,后期根据客流量再升级改造。”
这个建议得到了多数专家的认同。
王总工表态支持:“这个方案既考虑了现实需求,又控制了初期投资,我觉得可行。”
经过两天的激烈讨论,论证会终于形成了初步意见:原则同意榕华设站,建议按三等站标准规划建设。
听到这个结论,祁国栋长长舒了口气。
但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更多的程序要走。
晚上,祁国栋正准备休息,突然接到通知:分管副省长明天要听取专题汇报。
这既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
副省长亲自听取汇报,说明重视这个项目;但如果汇报不好,前期努力可能付诸东流。
祁国栋立即组织团队准备汇报材料。
他特意让县融媒体中心制作了一个短片,展示榕华县的展现状和百姓对高铁的期盼。
第二天,在省政府会议室,祁国栋面对副省长和省直部门负责人,从容不迫地进行汇报。
当播放那个短片时,片中老茶农期盼的眼神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汇报结束后,副省长表示:“榕华县的需求是真实的,方案也是可行的。
省里会认真研究,尽快给出明确意见。”
回到榕华县,祁国栋立即向县委常委会汇报了省城之行的情况。
孙陆雨听后感慨:“老祁,你这趟辛苦了。
接下来我们要做好配套准备工作,不能等项目批了才动手。”
在祁国栋的建议下,县委成立了高铁站建设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由他任组长,提前开展前期工作。
然而,就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时,一个意外情况出现了:有群众反映,规划站点涉及基本农田,担心土地征收问题。
祁国栋立即带队到现场调研,现情况确实存在。
他连夜召开会议研究调整方案:“我们不能因为建高铁站损害农民利益。
立即组织专家重新论证,必要时调整站点位置。”
这个决定让一些干部不解:“县长,调整站点可能会影响审批进度啊。”
祁国栋坚定地说:“进度重要,但群众利益更重要。
我们不能一边建民生工程,一边伤害民生。”
经过重新论证,团队找到了一个更优的站点位置,既避开了基本农田,又更靠近县城。
祁国栋亲自向省里汇报调整方案,得到了充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