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寄存处】
本文基于虚拟与现实世界结合的架空世界,可能有部分情节不合理,勿喷!
宝子们可以特别关注一下作者的新书《榕夏微光》,这本书是情感部分(第8章起)的前传,宝子们对情感部分感兴趣的可以先阅读它。
希望各位宝子能多多支持,谢谢啦!
前9章均进行了部分修改及重写,希望宝子们可以多多支持。
正文开始
清河政法大学,被誉为政法人才的摇篮。
梧桐掩映的校园里,弥漫着法学典籍的墨香与思辨求真的气息。
在这里,年轻的祁国栋度过了他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四年——他以惊人的天赋和勤奋,完成了常人需要更长时间的本硕博连读,期间还因成绩优异数次跳级,成为了校园里的一段传奇。
他的博士论文答辩刚结束不久,导师陈建国教授将他叫到了办公室。
“国栋,答辩委员会的评价很高。”
陈教授看着自己最得意的门生,眼中满是欣慰,但语气却带着一丝深意,“以你的学术能力,留校任教,或者进入顶尖的研究机构,前途不可限量。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另一条路?”
祁国栋微微一怔,他沉浸在学术世界中多年,虽心怀天下,但对自己的未来路径尚未有极其明确的规划。
陈教授站起身,从书架上抽出一份文件,递到他面前。
“这是今年的选调生招录公告。
省委组织部直接来学校要人,目标是培养未来的执政骨干。”
他目光深邃地看着祁国栋,“学问做得再深,最终还是要用于实践,服务于民。
你的格局、你的韧性、你的理想主义,书斋里装不下,需要一片更广阔的天地去施展。
我认为,这条路,适合你。”
祁国栋接过那份还带着油墨香的公告,纸张很轻,但他感觉分量极重。
选调生,这意味着将离开熟悉的校园和相对单纯的学术环境,直接投身到基层,到中国政治体系的最前线去。
几乎在同一时间,他的同窗挚友,同样才华横溢的孙陆雨,也被他的导师进行了类似的谈话。
孙陆雨思维缜密,处事沉稳,与祁国栋的锐意进取相得益彰。
当晚,两人在学校东门外那家吃了无数次的“老地方”
面馆碰头。
狭小的店面,昏黄的灯光,空气中弥漫着牛肉汤的香气。
“陈教授也找你了?”
祁国栋搅动着碗里的面条,问道。
孙陆雨推了推眼镜,点点头:“嗯。
你怎么想?”
祁国栋放下筷子,目光灼灼:“说实话,之前没细想。
但今天看了公告,听了老师的话,心里……好像有团火被点着了。
读万卷书,终究要行万里路。
我们的法律条文、政策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其价值,才能真正惠及百姓。
我想去试试。”
孙陆雨沉吟片刻,他考虑得更具体些:“选调生不低,但要去基层,条件可能艰苦,关系盘根错节,不比在学校做学问简单。”
“正因为不简单,才有挑战,才有意义!”
祁国栋语气坚定,“陆雨,我们学了这么多年,不是为了给自己谋个清闲的职位。
如果能在更大的舞台上,哪怕只是在一个乡镇、一个县区,按照我们的理解和理想,去推动一些改变,哪怕只是一点点,这不正是我们求学的初衷吗?”
他看着孙陆雨,眼神清澈而充满力量:“一起去吧!
有个照应,也能互相砥砺。”
孙陆雨看着好友眼中熟悉的光芒,那是每当遇到真正感兴趣、愿意全力以赴的事情时才会出现的眼神。
他心中的天平彻底倾斜,露出了笑容:“好!
一起去!
看看我们这身学问,到底能在现实中激起多大的水花。”
决心已定,接下来便是紧张的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