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小巧没有想到的是,大年初二,第一个来给自己拜年的,居然是蔡大人和李大人。
李大人还入乡随俗地在小巧家宅子门口,燃放了两挂很长很长的鞭炮,鞭炮声持久响着,像在对屋里的主人说:“家里来客人了,家里来客人了。”
“是蔡大人和李大人啊,惊喜,惊喜,快请屋里坐。”
小巧推开门一看,见是蔡大人和李大人,脸上满是惊喜。
“小巧,新年快乐,恭喜发财!”
“新年快乐,恭喜发财。”小巧拱手回礼。
原来,李大人马上要回京都去,在回京都之前,他决定来小巧家坐坐,看看她的生活环境。
进到屋里,见宅子和京都的相比,虽然有很大的差异,但却是处处干干净净的,整个家庭井井有条,不想李大人曾经见过的乱七八糟的农村家庭。
“不错!住在这么舒适的环境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连我都有几份羡慕呢!”李大人赞叹道。
“李大人过誉了,农村人家,只能这样。”小巧笑笑。
小巧把刚刚正好的腊鸭、腊肠、腊猪肝、腊猪心等一一端上桌来,刚刚蒸好的这些腊味,还冒着白气和香味,简直让人垂涎欲滴。
“小巧,真是名不虚传,心灵手巧啊!”李大人都恨不得马上去吃这些腊味。
“李大人见笑了,我们只是乡下人,胡乱弄的,也不知道合不合大人的口味。”小巧不是谦虚,她在前世见过很多精美的腊味,人家可是做得色香味俱全呢!
自己这点三脚猫的功夫,断然是拿不上台面的。
蔡大人和李大人只是在小巧家坐了半个时辰的样子,就起身告辞:“小巧,我现在就要启程回京都,我们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小巧拿出几份崀州三宝、珍珠白玉糕送给李大人,李大人也没推脱,只是道了好几声“谢谢,谢谢”。
临走时,李大人拿出两个红包,分别给江奶奶和丁凤,两位老人客气地推辞一番,最后还是收下。
等蔡大人和李大人走后,江奶奶和丁凤打开红包一看,每人的红包居然是二两银子!
两位老人和小巧、三饼都惊呆了。李大人居然封了两个这么大的红包,素未平生的。
小巧想追过去,还一个礼给李大人,却发现李大人的马车已经绝尘而去。
这真是一个谜一样的人!小巧心里感叹。
接下来的几天,小巧都在家里忙着招呼客人。其实,主要还是三饼在招呼,因为来给小巧和三饼拜年的,除了老坑村的村民,大部分还是建房队的工人。
就是大虎,这两天也都大部分时间在小巧家。小巧让大虎不用开伙,在自己家里陪大家喝酒聊天。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大年初七。小巧和秀英他们,要去州县开档。
一行人浩浩****地搭着马车,前往崀州城。
“小巧,你看,勤快的乡亲都开始在地里干活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不懒惰的人,到秋天总会有个好回报。”
荣生扬着马鞭,心情很好。
“荣生大叔,你的意思是说,我们也要尽快开工,对吗?”这些天,小巧天天在家吃肉,或被这家人那家人拉去吃饭,每家每户都煮汤碗给小巧吃,小巧都快有厌食症了。
“是啊!村里勤快的那几户人家,年初二就下地干活去了呢!”大虎也觉得一下玩了七天,好像很浪费生命似的。
“大家不急,一年到头,大家都紧绷着身子,难得过年放松一下,我们就再放松几天吧!”
“再放松几天?小巧,你不是在说笑吧?”
“肯定不是说笑啊!年前吃年饭的时候,我就和那些工人说过,工地过完元宵开工,过年这半个月的工钱,照领不误。”
小巧这么说话,是有底气的。因为她现在根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