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黄河书店,掌柜潘黄河对小巧可是感激不尽。
当初小巧来书店定制纸袋时,书店并没有名字,只是在门口写了两个大大的“书店”。
还是小巧在他书店里印纸袋,这才启发潘黄河。
是啊!名不正言不顺。
崀州只有两个比较大的书店,一个城头,一个城尾,一般人家买书,会说去城头那家书店,或者去城尾那家。
潘黄河书店的买卖,一直马马虎虎。卖书、卖笔墨纸砚,能赚多少钱呢!是小巧在他店里印纸袋,才让潘黄河大大地赚了一笔。当时,小巧还点醒潘黄河,让他多进一些纸,纸张过段时间肯定会涨价。
那时,潘黄河还不以为然,觉得小巧又不开书店,她怎么能预测到纸张会涨价呢!
谁知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纸张的价格,那是“蹭蹭蹭”地往上涨。
原因很简单,州县大部分有实力的店铺,都跟着李福记,有样学样,制作印有自家店铺名的纸袋。
潘黄河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道听小巧的话,自己用所有的本钱进一大批纸张,自己仅仅是赚差价,都能狠狠地赚上一笔。只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卖。
不过,吃一堑长一智,潘黄河专门去找小巧,请教自己书店名字的事。小巧也没谦虚,提议他的书店就叫“黄河书店”,一来他的名字叫“黄河”,二来“黄河”给人一种大气磅礴、气吞万里,又能汇流各方文化,包容万象。
潘黄河马上把自己的书店叫做“黄河书店”,还请人写了“黄河书店”四个大字,做成鎏金牌匾,挂在书店门口。
现在,小巧就站在“黄河书店”的牌匾下,见里面摆着稀稀疏疏的书籍,倒是各种各样的纸袋样板,在书架上摆了许多。
唉!这也不能怪潘黄河,商人无利不起早。现在的崀州城,别说书店,很多百货店都接纸袋制作的生意。
纸袋制作,俨然成为崀州一个新的产业,崀州制作的纸袋,不但供应崀州的店铺,还供应周边城市的店铺。
“李掌柜,你来了?稀客,稀客啊!快请进!”
正在书店里忙着的潘黄河,猛一抬头,见小巧站在店门口,连忙丢下手中的活,出来迎接小巧。
“潘掌柜,又在忙什么呢?我冒昧来访,会不会打扰你啊!”
小巧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哪里!哪里!你能来我们这小书店,能让我这书店蓬荜生辉呢!今天你来了,说什么我也要让你指点指点。”
原来,潘黄河正在店里和妻子印纸袋上的字,糊纸袋呢!见小巧到来,他马上收拾好桌面,活也不干了,让妻子马上去泡茶来喝。
“我看你这书店的买卖,是越做越大了啊!”小巧见书店里堆满各种各样的纸袋,不知是夸潘黄河,还是在损他。
“唉!别提了,现在崀州做纸袋的人太多,我们这么辛苦,看上去忙个不停,但也只是能赚点吃饭的钱而已。难啊!”潘黄河叹道。
“你说的也是!我理解。现在,我给你一个赚钱的活,你干不?”
小巧单刀直入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