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英也是一个实干型的人,她先去书店,交待店里的掌柜潘黄河印两千张巴掌大小的纸。这才去采购陶罐。
不过,一千个大小一样的陶罐,一时半刻也买不回来。秀英走遍州县所有卖日杂用品的店铺,都表示最多只有几十个,一百个都拿不出来。
坛坛罐罐是每家每户都要用,可从来没有哪一户人家或店铺一次买一千个。尽管不少人想接下这个买卖,但听秀英说三五天就要买齐一千个陶罐时,没有一家店铺敢接这单买卖。
在州县转了一圈的秀英,最后毫无收获地回到土特产店。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她起码知道,州县没有店铺能接下这样的买卖。
小巧这天一直在店里看账本,看到这些天店里卖出的土特产比自己想象中的还多,心里总算放心下来。店里的每一笔开支,香菊都一笔一划记得清清楚楚。她写的字虽然有些稚嫩,但笔画却全部交待到位。
“不错,香菊,你记的账很好,婶婶很满意。”换在前世,八九岁就是一个小屁孩,什么都不懂。可在这个世界,八岁的香菊,居然能帮小巧记账,真是太了不得。
“三婶,如果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你一定要指出来,我会改正的。”香菊听到表扬,心里乐滋滋的,但她还是谦虚了一把。
“慢慢来吧!你还小,很多事情只能一边做一边学。”
也就是考虑到香菊太小,在店里抄抄写写,招呼客人还可以,带出外面显然不行。在店里干活已经是“童工”了,小巧哪里敢带她出去。所以,小巧才把彩红带到身边。
“你以后多教彩红姐识字,放心,土特产记账的事,一直都是你做,彩红姐以后要做其他事情,不会抢你的饭碗的。”虽然是自己的亲侄女,但小巧还是把话和香菊说清楚,免得她乱想。
“三婶,不管你怎么安排,也不管我做什么事情,只要能跟着三婶,我就很满足了。”香菊听过小巧的话,原本有一点点担心的她,终于放心下来。
跟着小巧几个月,精明的香菊也知道,三婶要做的事多着呢!她无意中就曾听德泽堂的掌柜说起,三婶在城东买了五十亩地。五十亩地,能做多大的事香菊不知道,但香菊敢肯定的是,自己的三婶买卖一定是会越做越大。
买卖做大了,那就需要更多的人来帮忙。彩红姐过来,肯定是三婶想着以后能帮她的忙才找过来的。现在帮彩红姐,就等于帮三婶呢!小巧的心里是这么想的。
孩子的心思,就是这么单纯。小巧的一句话,就打消了香菊心里原有的那么一丝担心。这正是小巧的高明之处,她要把那些还没萌芽的、可能对自己不利的想法,先摁掉。
“婶婶,香菊,谢谢你们!”彩红听着小巧和香菊的对话,心里很是感动。
“以后我们就不要总是说谢谢的话,都是一家人嘛!”
说完这句话,小巧看到一脸失落的秀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