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主尽欢,送高县令回衙门后,小巧和张韫同路回去。
“今天在宴席上,高县令让孔阳多关照关照你店里的土特产买卖,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回去的路上,张韫问小巧。
“表面上应承,心底里笑笑。”小巧实事求是地回答。
“你是个聪明的人。”
“那还能怎么样,高县令一辈子和书打交道,他哪里清楚,经商也是错综复杂的。孔掌柜在崀州经营酒楼这么多年,肯定有很多他的渠道和关系户,你让他去我店里进食材,那不等于断了很多人才财路。我李小巧,是绝对不会做这种事情的……”
小巧心里清楚得很,如果做买卖靠的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促成的,迟早有一天会败得很惨。因为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就算孔阳暂时看在高县令的面子上和自己做买卖,但总有一天,这个买卖会崩塌。因为会有下一任县令,或者比高县令给厉害的人来找孔阳。
“你是不是发现什么问题了,所以你后来专门提到翠玉果炖三黄鸡。昨天晚上我们吃的,可不是三黄鸡呢!”小巧笑着问张韫。
“什么都被你看穿了!”
张韫和小巧,两人之间还真有默契。今天张韫成功转移话题,既是为小巧解围,也是为高县令解围,这种解围方法用得炉火纯青,不得不承认,张韫是一个处事游刃有余的人。
回去的路上,小巧还真的看到县衙门贴出的告示,告示中除了提醒百姓注意火烛外,还特意提到“如若提供李福记土特产店走水证据者,赏白银一两”云云。
“张韫,那个马文书还真把高县令的话当真呢!”小巧指着告示让张韫看。
“那当然,高县令在县里可是一言九鼎,马德义这个马屁精能不听吗?况且,马德义看到你和县令谈得这么投机,还巴不得讨好你呢!”
“有意思,这场火,不一定是祸,也许是福呢!”小巧感叹道。
“小巧,之前你说的宴请州县土特产公会那些人,还请吗?”张韫不知是突然想起这事,还是特意问。
“请!怎么不请?!还是按照之前说好的,去一品楼请。”小巧斩钉截铁地说。
“难道你就没怀疑,纵火的幕后黑手,也许就是土特产公会的人?”张韫好心提醒。
“不管是不是,我都要会一会他们。我李小巧做事历来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我初来乍到州县做买卖,先拜拜山头,这也是规矩。当然,如果以后我发现谁背后整我,那我肯定不客气。”
说道这,小巧的脸上露出凌厉的寒光,一旁的张韫能感觉得到那种冷冰冰的气息。
“行!你挑个日子,我差人去通知他们。”张韫安排道。
“要不就明天吧!宴请他们后,我还要回去一趟老龙,答应了给一品楼送三黄鸡和银杏果实过来,也不能失信于人。”小巧几乎没有任何思考,马上回答张韫。
“那也好,我今天下午就让王仕平去办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