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衙门也帮衬小巧,那还真是意外的事。不过还是因为“三黄鸡”招来的。
因为小巧打出“三黄鸡”的招牌,还写了一段介绍文字,在州县传得厉害,竟传到衙门里面去。衙门的文书,也就是小巧在城东买地时候接触过的文书,觉得这是件很风雅的事情,特意跑到城东市场来看个究竟。
这一看,才发现卖鸡的是个熟人,就是找他写过买地契约的老龙镇农妇。文书当时还接了小巧一两银子,再次见到小巧,虽然没说几句话,文书回去后,却安排差事来市场买小巧的“三黄鸡”。
一时之间,州县人家,无论是富贵人家,还是普通百姓,都以能买到“三黄鸡”,用“三黄鸡”送礼为一件时尚的事。
小巧的“三黄鸡”,能不好卖吗?
二春养的那近一千只鸡,不到十天就卖光了。最后一天,小巧还碰到一个熟得不能再熟的顾客——德泽堂药铺的张韫。
“掌柜的,给我来十只三黄鸡,一定要壮的。”张韫在人群中挤进去,一买就是十只。
“好勒,这就给你称。”小巧头也没抬,就吩咐一旁秤鸡的荣生大叔,“大叔,给这位东家称十只鸡。”
“小巧,小巧,你看看。”荣生看到是张韫来买鸡,赶紧提醒小巧。
“不用看了,你称好就是。”小巧以为荣生心里激动,怎么这人一买就是十只。
“啊?原来是你啊!小巧。”张韫终于听清楚,原来,卖得最火的“三黄鸡”,竟是小巧在卖!真是一万个没想到。
不过仔细想想,也觉得这是在情理之中。除了小巧,谁还能想得出这么好的法子,连在市场卖鸡都竖起自己的招牌。
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小巧抬头,觉得也真巧,张韫竟然亲自来买鸡。
“张掌柜,你不去回京都去了吗,怎么在这?”小巧问张韫。
“咳,我昨天回到崀州,就听说州县发生一件大事,整个县城都在抢着买‘三黄鸡’。我心里很好奇,这到底是什么鸡,卖得这么厉害,就想着来看看。结果一看别人买的三黄鸡,还真的很好。也就想着买十只来送人。没想到,是你在卖鸡。”
“哈哈,就算你认识我也没办法,价钱一样,要八文钱一斤呢!”
“你觉得我会差你的钱吗?我还想买完你这里所有的鸡呢,只是看着不多了,留些给其他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就在两人开玩笑闲聊时,荣生大叔已经称好十只鸡,并算好价钱。张韫带来的伙计拿过鸡,付了钱。
“卖完鸡来药铺坐坐吧,你好久没来过了。”张韫邀请小巧。
“好啊!没问题!只要你不嫌弃我一身的鸡屎味就好!”小巧笑着说。
“怎么可能会嫌弃,鸡屎白,性微寒,利水而泄热,达木而舒筋,好东西呢!”
小巧开心地笑了起来,这个张韫,真是三句不离本行,明明是臭不可当的鸡屎,经他这么一说,仿佛还是什么难得一见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