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大家对烤饼有感情,但无论怎么说,烤饼只是我们‘千里香’打开名气的第一步。烤饼的买卖为什么不能做大,道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烤饼只是一种零食,大家有钱才买,或者是解馋的时候才买一点来尝尝……”
小巧侃侃而谈,大家都仔细听着。
“大家留意到没有,赶集的时候,我们店里的生意很好,但不是赶集的日子,基本没有什么生意。”小巧停顿一下,继续说,“可是卖肉不一样,只要家里有点钱的,哪一户人家不想买点肉改善一下生活,打打牙祭。”
“小巧,如果我们卖这肉,价钱怎么算呢?”秀英做买卖多年,最关注的就是价钱。
“我们这肉,卖八文钱一斤。”
低头掰着手指算了算,秀英说道:“如果八文钱一斤能卖得出去的话,我也觉得卖卤肉更划算。”
秀英的算法很简单,镇上的猪肉零卖是五文钱一斤,如果买得多,四文钱甚至更低的价钱都可以买得到。卖出一斤肉,可以赚一半的钱。最紧要的是,卤肉中带有卤水,同样大小的肉,卤肉应该更重一点。
见秀英发话说这买卖可以做,大虎和秀兰也没有出声。
“大家在一起做买卖,实不相瞒,我们转为卖卤肉,我也是有点私心在里面。三饼的娘现在也卖烤饼,但他们在青水镇卖,卖得不多,路途也远。作为杨家的媳妇,我想让他们到老龙镇上来卖烤饼,我们不再卖烤饼,也算是我的一点孝心。”
小巧觉得,有些事必须挑明,特别是合伙做买卖,最重要的就是得到合伙人的信任。信任是怎么建立起来的,那就是坦诚相待,不隐瞒,不耍小聪明。
“可是,我记得三饼的娘当时还和你吵过,你这么做,她会领情吗?”秀英当然不会忘记,三饼的娘不但来小巧的摊前闹过,当初三饼的娘做烤饼卖不出去,还指桑骂槐地说过小巧的风凉话。
“秀英婶,我进了杨家的门,就算是我上辈子欠杨家的债。现在我听说碧水湾很多人都在传言我不孝。如果到时镇上的人也说我不孝,那我们店里的买卖就没法做了。”
孝道是这个世界为人处世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小巧被冤枉为不孝,要想做点买卖还真是寸步难行。
“我相信三嫂,只要三嫂觉得转行卖卤肉,那我们店里就卖卤肉。”大虎这个时候觉得应该站出来说话,不能让小巧为难。
“我也是杨家的媳妇,我也愿意我们以后改为卖卤肉。”秀兰也跟着表态,当她听小巧说出改卖卤肉的苦衷后,心里很是感动。秀兰想,大不了卤肉不好卖,自己就回家种地去。
“你们一百个放心,卖卤肉绝不是我一时头脑发热的决定。我相信,只要按照我的想法去做,我们店里的买卖一定比卖烤饼时更好。”小巧感激地看了大家一眼,继续说,“卤水的方子和做卤肉的方法,我也会毫无保留地告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