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这也不是不可能。”
赵勇身体舒服多了,便换了个姿势靠在榻上笑道,“平时确实没有这个机会,不过眼下胡人大举入寇,却让此事可以操作。”
孟旭眼睛一亮,连忙问道:“该怎么操作,李兄是有大才之人,这围城的胡人就是他带人解决的。”
一直闷不做声的马五安此时出言说道:“赵兄说的是边军之中独有的‘战时三人晋升法’。”
“这个什么晋升法,我怎么没有听过?”
孟旭听得一头雾水,纳闷道。
赵勇接过话道:“这是中兴皇帝专门为边军定下来的法度,当时松漠州还在朝廷手上的时候曾经遭遇过胡乱,军中的高级将领死伤殆尽,底层军官群龙无各自为战,结果死伤惨重。
后来朝廷兵夺回松漠州之后,中兴皇帝便下诏称:大战之时,有可以力挽狂澜的人才,无需经过朝堂的奏批,只需要有三名同级别的军官保举,便可以在军中将士的见证之下直接晋升相同级别。
此法百余年间使用了二十七次,一共晋升了七十三人,战后朝廷均予以了认可。”
孟旭、李不争以及诸将都目瞪口呆,没想到还有这种方法晋升,那相互保举岂不是直接就能造就一大批高级军官?
马五安接着解释道:“只是这种晋升法最高只能到偏将,再往上就要用实打实的战绩来支撑,而且以这种方法晋升的人不能再去保举其他人。”
众人这才点了点头,这样才能说得过去啊,不然岂不是乱了套。
“不对啊,那这也行不通啊,赵校尉和马校尉这不才俩吗,人数也不够啊。”
汤钊一惊一乍地嚷了起来。
孟旭笑了笑对李不争道:“李兄,小弟在左翼辎重营任军司马一职,级别为校尉。”
李不争顿时无语了,想想陈登峰为了成为边军中的校尉,几乎得罪了整个淮南道的士族,而濠州的士族们不惜得罪黜置使只为了争一争这个名额,而孟旭却轻轻松松地就成为了校尉,真是穿衣戴帽,各有一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