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情报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在上海滩隐秘的层面引了接连不断的细微爆炸。
接连两日,沐兮都能从报纸不起眼的角落读到诸如“租界银行保险库夜间安保升级”
、“日商协会成员遇袭(轻伤)”
、“英领事馆文化参赞临时回国述职”
这类语焉不详却耐人寻味的短讯。
张彦钧变得更加忙碌,周身低压环绕,偶尔来看她,审视的目光也愈锐利,仿佛想从她平静无波的表情下挖出些什么。
沈知意的电话依旧每晚准时,语气愈温柔缱绻,却总在不经意间透露出对“外界动荡”
的“担忧”
,并反复暗示她只有他的“笼子”
才是最安全的。
周复明则通过秘书送来几本“有助于静心”
的古籍,附言中不着痕迹地提及“近日风波诡谲,侄女宜深居简出”
,关怀之下是更深的试探。
水面之下,暗流因她抛出的假饵而汹涌碰撞。
沐兮冷眼旁观,心中却无半分轻松。
假象终有被戳穿的一天,她必须在这之前找到真正的突破口。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引向了虚无的“星槎密钥”
和海外账户,反而暂时忽略了一条更可能接近真相的路径——那个最初提及“星槎”
名字,并暗示其与“新技术”
、“新思想”
有关的人。
江予哲。
他像一道清癯孤直影子,游离在各方势力之外,却似乎总能触及核心。
他警告过她水浑,他知道两年前的火灾,他甚至可能清楚“星槎”
究竟是什么。
接近他,风险极大。
他太过清醒,目光太过透彻,绝非易与之辈。
但沐兮隐隐觉得,他是唯一一个目的可能并非单纯掠夺或占有的人。
他的身上,有种近乎理想主义的执拗。
她需要他的信息,也需要判断他是否能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同道”
。
机会来得偶然。
她在一家专售外文旧书的小书店“灯塔书屋”
的角落,再次遇到了江予哲。
他正想去取书架中一本蒙尘的《资本论》英译本,身形清瘦,长衫拂动,与周围的环境奇异地契合。
沐兮没有犹豫,走上前,轻声用英语道:“需要帮忙吗?”
江予哲闻声回头,看到是她,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淡淡的、了然的平静。
他退开一步,微微颔:“有劳沐小姐”
沐兮轻松地取下了那本厚重的书籍,递给他。
指尖相触的瞬间,她感到他手指的冰凉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书卷气。
“江先生也对这类书感兴趣?”
她状似无意地问,目光扫过书封。
“开卷总有益处,尤其是能让人看清现实和方向的书”
江予哲语气平淡,却意有所指。
他付了钱,用一方干净的青布仔细包好书本,然后看向她。
“沐小姐似乎总是出现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只是随便逛逛,找些旧书,打时间”
沐兮垂下眼睫,语气低回,“家里以前的藏书……都没了”
她适时地流露出一丝落寞,这是最不易引起警惕的情绪。
江予哲沉默地看了她片刻,那双过于清明的眼睛似乎能看穿她拙劣的表演,但他并没有戳穿,只是道。
“若不嫌弃,隔壁有家茶馆还算清静”
这便是给了她继续交谈的机会。
沐兮心下微动,点头应允。
茶馆果然僻静,竹帘隔出小小雅间,只有一壶清茶,两盏白瓷。
水汽氤氲,模糊了彼此的表情。
“沐小姐近日似乎清减了些”
江予哲为她斟茶,动作舒缓,开门见山,“风波未定,还需保重”
他在暗示近日的动荡与她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