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石娃的启蒙教育的问题。
然而,两位掌教的“虔诚进贡”
却在无意间开启了一种新风尚。
此后,每月两位掌教前来修行的日子,便成了云隐宗事实上的“特产交流会”
。
龙虎山的枣糕、茅山的酱菜、终南山的竹笋、赵铭弄来的进口零食……各式各样的吃食在广场边堆成一堆,早课后的休息时间,师徒几人便围坐分食,闲聊几句,气氛轻松融洽。
熊猛最爱茅山的酱菜,下饭能多吃三个大馒头;马老三喜欢小酌几杯“仙人醉”
;罗经对龙虎山的符箓图谱很感兴趣;参小淼和石娃则专注于各种点心零食。
张玄清和守正也渐渐放松下来,不再总是绷着“求道”
的弦,有时也会说起各自山门的趣事和烦恼。
柳谨现,这种轻松的氛围,反而让这两个老道士感应灵气时更加顺畅了些。
消息不知怎的渐渐传开。
终南山其他寺观的主事们得知龙虎山和茅山掌教每月都去云隐宗“进修”
,还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心思立刻活络起来。
“原来柳仙师喜欢各地特产?”
于是,云隐宗的山门外,开始时不时出现一些“偶然”
放置的“心意”
。
今天是一筐新鲜的山果,明天是几包自家晒的菌菇,后天甚至有人放了一罐土蜂蜜……
东西都不算贵重,但胜在心意。
清虚请示柳谨如何处理。
柳谨看着那些东西,想了想道:“既然是放门口的,收下吧。
若是见到人,便道声谢,也回赠一小竹筒我们的‘竹露清心液’。”
于是,云隐宗周围的山民和寺观主事们现,用特产似乎真的能换来仙师一点的“回礼”
,虽然那竹筒里的水喝起来只是格外清甜提神,并无甚神奇,但毕竟是仙师所赠啊!
一时间,往云隐宗送特产几乎成了终南山一带的新风俗。
这一日,又到了张、守二人前来之日。
柳谨看着他们再次奉上的精美点心盒子和……又一摞打印的《网络修真功法汇编(修订版)》,以及守正带来的最新版《无土栽培技术》,终于忍不住扶额轻笑。
“二位……”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调侃,“龙虎山和茅山……近来可好?弟子们没闹着要转行吧?”
张玄清和守正一愣,随即老脸微红,似乎也意识到自己有些魔怔了,讪讪道:“劳师叔祖挂心,一切安好,一切安好……”
柳谨笑着摇摇头,指了指广场边石桌上摆满的各色小吃:“行了,先去用些茶点吧。
修行之道,张弛有度,勿要过于执着形式。”
二人顺着望去,只见熊猛正拿着块枣糕逗石娃,参小淼在泡茶,赵铭和清虚在拆一包牛肉干,玄尘则对着龙虎山的符箓图谱比划着什么……气氛轻松又自在。
两人相视一眼,心中那根紧绷的弦忽然松了下来,也跟着笑了起来。
“是,师叔祖。”
或许,吃点喝点,放松心情,也是修行的一部分吧。
两位掌教如是想,决定暂时把“量子波动”
和“无土栽培”
放一放,先尝尝熊猛大力推荐的那款酱菜到底有多下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