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过后,望海坡的清晨已经透着刺骨的寒意。
三秒站在合作社门口,看着眼前的冷链车,眉头却微微皱着——这是他第一次用冷链车往贵阳货,虽然提前查了不少资料,但心里还是没底。
货车司机张师傅正绕着车检查冷柜,见三秒担心,笑着递过一支烟:“兄弟,放心吧,我跑贵阳这条线五年了,拉过的生鲜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保证给你送得新鲜。”
三秒接过烟却没点燃,而是走到后车厢,打开冷柜门——一股冷气扑面而来,车厢内壁的温度计显示“5c”
,正是他要求的温度。
“张师傅,咱丑话说在前面,这土豆是往贵阳市的,人家对新鲜度要求特别高,要是路上冷柜出问题,或者土豆有磕碰、变质,损失可得您承担。”
他指着车厢里的防撞泡沫,“我特意铺了三层泡沫,就是怕运输中碰坏土豆,您路上开车可得稳着点。”
张师傅收起笑容,认真地说:“兄弟,我懂规矩。
冷柜我刚检修过,油也加满了,路上每两小时我就检查一次温度,绝对不会出问题。
要是真有土豆坏了,我按收购价两倍赔你,绝不耍赖。”
三秒点点头,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
他之前打听了不少司机,要么运费太高,要么不保证冷柜全程开启,只有张师傅不仅运费合理,还愿意承担损耗风险。
“张师傅,运费的事我也跟您商量下。”
三秒说,“之前跟您说的是每趟八百块,我再加五十,就当给您的油钱补贴。
但付款得等货到贵阳市,王采购员验收没问题后再结,您看行不行?”
“行!”
张师傅爽快地答应,“我信你这个人,也信你这土豆的品质。
只要货没问题,晚点结账没关系。”
他拍了拍三秒的肩膀,“我这就装货,争取明天一早就能到贵阳,不耽误市上架。”
农户们早已把分拣好的土豆装进纸箱,每个纸箱上都贴着“望海坡高山土豆”
的标签和生产日期。
大家小心翼翼地把纸箱搬进冷柜,张师傅则在一旁指挥摆放:“别堆太密,留点开缝,让冷气能流通,这样土豆才不容易闷坏。”
装货的时候,春花也赶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沓单子:“三秒,这是土豆的数量清单和品质检测报告,你给王采购员过去,让他提前有个准备。”
三秒接过单子,拍照给王采购员,还特意加了句:“张师傅经验丰富,冷柜全程开启,明天一早到货,您放心。”
没过多久,王采购员就回复了:“好的,我明天一早去仓库等,期待第一批货的品质!”
晚上八点,冷链车终于装完货,缓缓驶离合作社。
三秒站在路边,看着车灯消失在夜色中,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春花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乎的玉米须水:“别担心了,张师傅看着是个靠谱的人,而且冷柜也检查过了,肯定没问题。”
“我不是担心张师傅,是担心路上出意外。”
三秒喝了口热水,“贵阳市是咱打开外部市场的关键,要是第一批货就出问题,以后想合作就难了。”
他掏出手机,给张师傅了条消息:“路上注意安全,有情况随时联系。”
张师傅很快回复:“放心,我刚检查完冷柜,温度正常,正往高上走,明天早上七点左右就能到贵阳。”
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上六点,三秒就醒了,习惯性地打开手机,看到张师傅半小时前的消息:“已经到贵阳郊区,冷柜温度5c,土豆完好无损,马上到市仓库。”
他赶紧给王采购员消息,告知货车快到了。
七点半,王采购员来视频电话,镜头里是正在卸货的土豆箱。
“三秒,你这土豆太新鲜了!”
王采购员拿着一颗刚开箱的土豆,笑着说,“表皮一点磕碰都没有,摸起来还冰凉的,跟刚从地里挖出来的一样。
我让人随机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