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急,急了就做不好了。”
春花点点头,心里满是感动。
她知道,奶奶教她的不只是老面酵的法子,更是做人做事的道理——不管做什么,都要用心、耐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没一会儿,玉米粑蒸好了。
揭开蒸笼盖,热气裹着香味扑面而来,这次的玉米粑比之前的更白、更软,表面泛着油亮的光,用筷子轻轻一碰,就能感觉到它的弹性。
春花先夹了一个给奶奶:“奶奶,您尝尝,是不是您当年做的味道?”
奶奶咬了一口,慢慢嚼着,眼睛里渐渐泛起了泪光:“是这个味道!
是这个味道!
跟我年轻时做的一模一样,软和,还带着老面的香味,好吃,好吃!”
春花也尝了一个,老面酵的玉米粑果然不一样,入口更软和,甜香里带着淡淡的老面香味,咽下去后,嘴里还留着余味,放凉了之后也依旧软和,一点都不硬。
“太好吃了!
奶奶,您这老手艺真是太厉害了!”
当天下午,春花把用老面酵的玉米粑送到市,张老板尝了之后,连连称赞:“春花,你这玉米粑怎么比之前更好吃了?更软和了,还多了股特别的香味!”
春花笑着说:“这是我奶奶教我的老面酵法子,是老手艺了。
以后我就用这个法子做粑,保证品质更好!”
张老板高兴地说:“好!
太好了!
你这老手艺做出来的粑,肯定能卖得更好!
我明天就多订十斤,让更多人尝尝这老味道!”
看着张老板满意的样子,春花心里满是欢喜。
她知道,奶奶的老手艺不仅传承了下来,还能被更多人认可和喜欢。
而她也暗暗下定决心,要把这老手艺好好传承下去,不仅要做好玉米粑,还要把奶奶教她的道理记在心里,用心做人,用心做事,让望海坡的味道,带着老手艺的温度,传到更远的地方。
晚上,春花陪着奶奶在老屋住下。
奶奶坐在灯下,给春花缝补衣服,春花坐在旁边,给奶奶剥橘子。
灯光下,祖孙俩的影子映在墙上,温馨而宁静。
春花知道,这就是她最珍贵的时光,也是她坚持做玉米粑的动力——不仅为了赚钱,更是为了传承这份老手艺,传承这份浓浓的亲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