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青石终于被撬得翻了个身,滚到了地上,溅起一片泥点。
“好力气!”
三秒忍不住夸了一句。
大牛挠了挠头,笑着说:“这点力气不算啥,我们草海村的人,从小就搬石头垒院墙,早就练出来了。”
说话间,其他人也都动了起来。
有的用撬棍撬,有的用麻绳捆,有的直接上手抱——草海村的后生们果然力气大,中等大小的青石,他们一人就能抱起来,脚步还稳得很。
三秒看着他们,心里佩服得很,自己抱块小点的石头都觉得沉,这些后生却跟抱柴火似的,脸不红气不喘。
“三秒,你看这块行不行?”
一个叫二柱的后生抱着块青石走过来,那青石比他的腰还粗,表面平平整整的,看着就结实。
三秒摸了摸青石的表面,点了点头:“行!
就搬这样的,平的好垒,还能咬得严。”
众人齐心协力,没一会儿就搬了十几块青石放在路边。
三秒安排了几个人在前面引路,其他人轮流搬石头,往渠边运。
路滑,大家走得慢,每一步都踩得稳稳的,生怕把石头摔了——这青石要是摔碎了,就白费劲了。
走到半路,三秒看见秀莲和几个村里的妇女提着篮子走过来,篮子里装着红薯和水。
“大伙歇会儿,吃点东西再走!”
秀莲朝他们喊,把篮子放在地上,拿出红薯分给大家。
“嫂子,你咋来了?”
三秒接过红薯,心里暖暖的。
红薯还是热的,拿在手里烫乎乎的,咬一口,甜丝丝的,瞬间就驱散了搬石头的疲惫。
秀莲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笑着说:“知道你们搬石头累,我跟几个姐妹煮了点红薯,烧了点水,给你们送过来。
快吃,吃完了有力气接着搬。”
草海村的后生们也接过红薯,吃得津津有味。
大牛一边吃一边说:“嫂子,你这红薯真甜!
比我们草海村的红薯还好吃!”
秀莲笑了:“喜欢吃,等秋收了,让三秒给你们送点过去。”
歇了一会儿,众人又接着往渠边运石头。
等第一拨石头运到渠边时,陈老五已经在缺口处画好了线,就等着石头垒上来。
春花和小石头也把麦秸收拾好了,装了满满两竹筐,放在渠边。
“先把石头垒在最下面,要选平的,把底垫稳!”
陈老五指挥着,“三秒,你水性好,下到水里去,把石头摆齐,别歪了!”
三秒应了声,挽起裤腿,慢慢下到渠里。
渠里的水刚到膝盖,冰凉刺骨,刚下去时,三秒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可很快就适应了。
他接过上面递下来的青石,按照陈老五画的线,一块一块地摆好。
“左三圈,右三圈,石头咬得才够严!”
三秒一边摆石头,一边喊起了号子。
这号子是他小时候跟村里的老人学的,以前村里修桥垒坝时,老人们都这么喊,既能让上面的人知道怎么递石头,还能给自己鼓劲。
上面的人听见号子,递石头的节奏也跟着号子走,一块青石刚摆好,另一块就递了下来,配合得格外默契。
春花则站在渠边,等三秒把石头摆好,就赶紧抓一把麦秸,塞进石头缝里。
麦秸吸了水,很快就膨胀起来,把石缝填得严严实实的,再也不渗水了。
小石头也没闲着,他拿着个小铲子,帮春花把麦秸往石缝里塞得更紧些。
有时候麦秸够不着石缝深处,他就趴在渠边,身子探下去,一点一点地把麦秸塞进去,脸上沾了泥也不在意。
“石头,小心点,别掉下去!”
春花看见他身子探得太靠前,赶紧拉住他的衣服。
小石头回头笑了笑:“婶,我没事!
我能塞进去!”
就这样,三秒在水里垒石头,陈老五在上面指挥,春花和小石头填麦秸,其他人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