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往旁边挪了挪,露出被重新扎好的袋口,铁丝拧成的结又紧又整齐,“我帮你加固了下。”
三秒走过去,看见草木灰袋里多了些深绿色的碎叶——是爷爷晒的干艾草,比他昨天塞的新鲜艾草更干燥,药香也更浓。
显然,老人趁他不在,往袋里加了料。
“你不是说我瞎折腾吗?”
三秒的声音有点闷,眼睛却有点热。
爷爷往地上啐了口唾沫,转身就走:“折腾归折腾,苗是无辜的。”
老人的脚步有点慢,可背影却挺得笔直,“你那透气缝角度还是太陡,我帮你掰了掰竹拱架,让膜面斜得缓点,风再大也扯不坏。”
三秒愣在原地,看着被调整过的竹拱架。
原本有点歪斜的拱架被掰得更匀称了,膜面顺着风向微微倾斜,透气缝在风里轻轻张合,像鱼鳃一样有节奏地呼吸。
他摸了摸草木灰袋,里面的干艾草混着新鲜艾草,药香和草木灰的焦香缠在一起,闻着让人心里踏实。
那天下午,三秒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写下:“透气缝角度应顺风向调整,草木灰袋需添加干艾草防虫——改良自爷爷的方法。”
写完,他把本子往兜里一塞,扛起锄头去帮爷爷翻地。
“爷,你看我这翻地的深度够不够?”
三秒的锄头落下,土坷垃碎得很匀。
爷爷直起身,后腰的骨头响了响。
他看着那些被翻起的土,黑油油的,里面还混着没消化完的艾草叶。
“还行。”
老人的嘴角咧了咧,露出豁了颗牙的牙床,“比上次强,没把苗根刨出来。”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落在改好的膜棚上。
膜面的透气缝在风里张合,草木灰袋里的艾草香慢慢散开,玉米苗在这样的守护里,叶尖泛着油亮的青,像是在偷偷地笑。
三秒忽然觉得,所谓“改良”
,其实就是把爷爷的老法子装进新的理解里;所谓“科学”
,也不是否定经验,而是带着尊重去学习,带着思考去实践。
就像这些被剪了缝的膜棚,既藏着书本上的知识,也藏着爷爷指尖的温度;既有着年轻人的创新,也有着老辈人的智慧。
回家的路上,三秒看见爷爷的烟袋锅在暮色里亮了一下。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兜里掏出半包新买的烟丝:“爷,这个比旱烟好抽,试试?”
爷爷愣了愣,接了过来,烟丝的香味混着艾草的清香,在风里漫开来。
“你这小子。”
老人的声音里带着笑,“总算有点开窍了。”
膜棚里的玉米苗在夜色里静静生长,透气缝里漏进的月光,在苗叶上撒了层银粉。
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关心,那些没说出口的认可,像草木灰袋里的艾草香,慢慢渗透在泥土里,滋养着苗,也滋养着两个倔强又相亲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