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南墙才甘心。”
三秒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烫了下。
他想起自己前阵子非要拔掉金皇后,想起爷爷藏在背后的瓦罐,想起那些悄悄撒下的羊粪。
原来这场所谓的“暗斗”
,从来都是自己单方面的较劲,爷爷只是在默默地守护着两种种子的生长。
接下来的几天,三秒每天都和爷爷一起给玉米防虫。
他们用纱布包着草木灰,往豫玉33号的叶背撒;又在地埂上种了圈薄荷,据说蚜虫不喜欢这味道。
金皇后那边,爷爷则坚持用毛笔刷偏方,说这样既能防虫,又不伤害叶片上的瓢虫——那是蚜虫的天敌。
王技术员来看过一次,看见他们不用农药,直皱眉头:“这办法太慢,蚜虫繁殖度快,等你们刷完,玉米都被啃光了。”
爷爷没理他,只是把一片金皇后的叶子递过去:“你闻闻。”
王技术员狐疑地凑过去,刚吸了口气就皱起眉:“有点苦味儿。”
“这就是抗虫基因在起作用。”
三秒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很清晰,“金皇后的叶片能分泌苦味物质,蚜虫不爱吃。”
他把那本旧手册递给王技术员,“您看,这是1987年的研究记录。”
王技术员翻着手册,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还有这回事?我怎么没见过这份资料。”
他摸着金皇后的叶片,又捏起片豫玉33号的叶子对比,“难怪,豫玉33号的叶片太嫩,汁液含糖量高,可不招蚜虫嘛。”
爷爷蹲在旁边,往豫玉33号的根边埋着什么。
三秒凑过去看,是切碎的蓖麻叶——手册里说这东西能驱虫。
他突然明白,爷爷早就把这些老法子刻进了骨子里,不需要书本,不需要理论,只凭土地的反馈就能精准施策。
蚜虫渐渐少了。
豫玉33号的叶片重新舒展起来,虽然留下不少虫咬的痕迹,却透着股顽强的生机;金皇后依旧瘦小,却挺拔得很,叶片在阳光下闪着健康的光泽。
两种玉米在地里各自生长,又互相映衬,像一对和解的老朋友。
那天收工时,三秒看见爷爷对着金皇后说话,声音轻得像耳语。
他悄悄凑过去,听见爷爷说:“你可别骄傲,耐旱不如人家,高产也不如人家。”
说完又对着豫玉33号笑,“你也别得意,抗虫这块,还得跟人家学学。”
三秒站在夕阳里,看着爷爷佝偻的身影在玉米地间穿梭,突然觉得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棵苗,都藏着岁月的密码。
老品种的抗虫基因,新品种的高产潜力,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就像爷爷和自己,看似在较劲,实则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
夜风渐起时,三秒把那本旧手册放回书箱。
他在扉页上写下一行字:“没有最好的种子,只有最懂土地的耕种。”
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字迹上,像给这句话镀了层银。
他知道,这场关于新旧品种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但他心里的嘀咕,已经像被蚜虫啃过的叶子,慢慢舒展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