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当初入社时,李建国确实拿着章程念过,可他那时候光顾着琢磨能分多少钱,没仔细听条款;后来干活时觉得自己出了不少力,就忘了土地入股的事,心里难免不平衡。
“是我……是我没弄明白章程,瞎抱怨了,”
张大哥声音低了下去,“陈老五,对不住啊,我不该跟你比。”
“没事,张大哥,”
陈老五笑了笑,“都是一个村的,有疑问说开了就好。
以后你要是觉得分红有啥不对,就找春花看章程,她最清楚这些规矩。”
春花把章程和台账收进红布包,笑着说:“大家要是对分红还有啥疑问,随时来找我,章程就放在合作社办公室,谁想看都能看。
咱合作社的规矩,都是当初大家一起定的,按规矩来,才能分的公平,分的舒心。”
村民们纷纷点头。
有人说:“有章程在,咱就放心了,以后再也不用瞎琢磨了!”
也有人说:“春花这孩子,把章程管得这么好,真是帮了咱村大忙了!”
张大哥走到春花面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春花,谢谢你啊,要是没有你把章程拿出来,我还在瞎嚷嚷呢。
以后我要是有啥不懂的,还得问你。”
“张大哥,您客气了,这都是我该做的,”
春花把红布包往肩上一挎,“以后咱都按章程来,多干活,多入股,明年的分红肯定能比今年多!”
秋阳渐渐西斜,祠堂门口的喧闹渐渐散去。
春花抱着红布包往合作社办公室走,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这本泛黄的章程,不仅写着分红的规矩,更写着村里人的信任。
只要大家都按章程来,人心齐,合作社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后来,春花提议,每个季度都在祠堂里办一次“章程解读会”
,把合作社的规矩、入股比例、分红算法都跟村民们讲清楚,避免再出现类似的争议。
村民们都同意,还说要把章程复印几份,贴在村里的公示栏上,让大家随时能看。
那天晚上,合作社办公室的灯亮到很晚。
春花把今天的争议记录在台账上,又在章程的空白页上写了句“按章办事,公平分红”
。
她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想着:只要守住章程,守住规矩,村里人的日子,一定会像地里的稻子一样,一年比一年红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