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月之夜已然过去,黎明的曙光却并未带来预想中的混乱与恐慌。
当京城百姓战战兢兢地推开家门,准备面对一个权力真空、盗匪横行的乱世时,映入眼帘的景象,却让他们愕然之余,隐隐生出一丝异样的安心。
长街之上,血迹已被连夜冲洗干净,只留下些许潮湿的痕迹。
一队队盔明甲亮、纪律严明的玄甲士兵取代了往日骄横的巡城兵丁,他们沉默地巡逻在各主要街道,眼神警惕,却并无扰民之举。
更令人惊异的是,一些主要路口,已然贴上了崭新的、盖着醒目朱红大印的官府告示,不少识字的百姓正围拢着,低声议论,脸上表情从恐惧逐渐转为惊疑,乃至…一丝微弱的希望。
定国公府地下密室的彻夜灯火已然熄灭,但一场无声的、更加复杂的战役——人心争夺战,才刚刚拉开序幕。
贴告示?是大型危机公关现场!
皇帝塌房,新天团(摄政天团)强势出道!
核心举措一:安民告示,政治定调
告示的内容,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
告示并非以胜利者桀骜的口吻书写,而是…竟是以“朕”
的口吻开篇!
“朕承天命,御极二十载,然德薄才鲜,昏聩失察,致有奸佞弄权,忠良蒙冤,边患频仍,民生日艰…此皆朕之过也,上干天和,下负黎庶,痛心疾,悔之莫及…”
这竟是一份皇帝的“罪己诏”
!
字字恳切,将昨夜流言中传播的罪状一一承认,充满了“自责”
与“悔恨”
。
这一手极高明。
用皇帝自己的名义认罪,既避免了新政权的“篡逆”
恶名,又坐实了旧皇的昏庸无道,为新政权的合法性铺平了道路。
对于习惯了“天子”
统治的百姓而言,这种“天命已改”
的宣告,远比武力征服更容易接受。
紧接着,笔锋一转:
“为社稷计,为苍生计,朕决意:即日起,深居静省,政事悉委靖王萧绝、定国公谢景行、安宁郡主云舒…等忠贞贤能,共组‘摄政议事阁’,总揽国政,匡扶社稷,安定人心…”
“摄政议事阁”
五个字,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所有人迷茫的心绪。
靖王,乃先帝嫡脉,皇室正统!
定国公,北境英雄,军神再世!
安宁郡主,慈悲仁善,活人无数!
这个组合,兼顾了皇室血统、军事实力与民心声望,几乎无懈可击!
告示最后,是严厉的戒严令:“值此非常之时,有敢趁乱打劫、造谣生事、抗命不遵者,一经查实,立斩不赦!”
告示没有给百姓太多选择,而是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姿态,宣告了旧秩序的终结和新秩序的建立。
在这种强大的掌控力面前,普通民众反而获得了一种乱世中稀缺的安全感——至少,有人管了,而且管得很严。
核心举措二:经济维稳,民生为本
几乎在告示贴出的同时,另一股更实际的力量开始挥作用。
京城各大粮行、油铺、布庄,但凡悬挂着“蜂巢”
徽记的商铺,齐齐开门营业。
更令人震惊的是,店内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非但没有因战乱飞涨,反而比平日还低了一到两成!
伙计们大声吆喝:“摄政阁体恤民艰,平抑物价,保障供给!
每人限购,童叟无欺!”
长长的队伍在店铺前排起,百姓们攥着铜钱,脸上不再是恐慌,而是庆幸和感激。
“老天爷…还以为要饿肚子了…”
“是郡主娘娘的铺子!
郡主娘娘心善啊!”
“这新朝廷…好像…还不错?”
与此同时,“惠民医馆”
所有分号大门敞开,门前悬挂着醒目的横幅:“免费救治昨夜伤患,不分军民,一视同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