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如同一头贪婪的巨兽,日夜不停地吞噬着海量的资源。
数万民夫的口粮、治水工程的物料、“护堰队”
的额外供给、还有那无底洞般的医药消耗…每一天,账本上的数字都像雪崩一样坍塌,触目惊心。
谢景行麾下最精干的军需官,面对这恐怖的消耗度,也面色惨白,冷汗涔涔地来报:“侯爷…库…库房快见底了!
照这个度,最多再撑半月!”
朝廷的拨款?杯水车薪,且远水解不了近渴。
豫州本地的豪强?早已被谢景行杀得胆寒,剩下的也榨不出几两油。
压力,如同实质的巨石,轰然压在谢景行和云舒肩上。
谢景行指尖敲击着桌面,眉宇间凝着化不开的寒霜。
他能调兵遣将,能阵前杀敌,却难以凭空变出钱粮。
这种被后勤扼住咽喉的感觉,比面对千军万马更让人窒息。
云舒同样彻夜未眠,眼底带着淡淡的青黑。
她面前摊开着厚厚的账册,密密麻麻的数字像蚂蚁一样啃噬着她的神经。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可能是一条人命,一处工程的停滞,一个训练计划的夭折。
钱呢?老娘的钱呢?!
皇帝老儿抠门,总不能让我去抢阎王爷的冥币吧?!
“侯爷,郡主,”
老管家陈伯忧心忡忡,“是不是…先暂停部分工程,或者…降低粥棚的供给标准?”
“不行!”
云舒猛地抬头,声音嘶哑却斩钉截铁,“工程不能停!
百姓的口粮,一刻也不能减!”
一旦停下,刚刚凝聚的人心将瞬间溃散!
刚刚燃起的希望将彻底熄灭!
他们所有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
她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焦灼,目光重新变得冷静锐利,甚至带着一丝疯狂的赌徒般的亮光。
“林嬷嬷,陈伯。”
她看向两位绝对忠诚的老人,“启动‘蜂巢’计划。”
“蜂巢?”
谢景行眉头微蹙。
云舒唇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我们,可不是毫无准备地跳进这个火坑的。”
当日,数只不起眼的信鸽从侯府临时驻地悄然飞向四面八方。
它们携带的不是普通书信,而是用云舒独创的密码写成的指令。
几乎同时,几支看似普通的商队——运丝绸的、贩药材的、走马帮的——悄然改变了原定路线,绕道向豫州方向进。
他们的货箱底层,夹带着远常量的粮食和银锭。
更多的“民间义捐”
物资,从江南、从蜀中、甚至从海外,通过错综复杂的水陆渠道,打着“同情灾民”
的旗号,浩浩荡荡却又悄无声息地涌向豫州。
云舒的临时书房,成了整个网络的神经中枢。
她采用现代复式记账法,每一笔进出的物资、银钱都记录得清晰无比,来源、去向、经手人一目了然,远这个时代模糊的流水账,杜绝了任何中间环节的贪墨可能。
所有往来信函,皆用密码书写。
密钥只有她、林嬷嬷、陈伯及各地大掌柜掌握。
即便信使被截获,对方看到的也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鬼画符。
谢景行被请来“观摩”
时,看到的是这样一幅景象:云舒面前摊开着数本账册,她指尖飞快地拨弄着算盘,口中报出一连串数字和指令,林嬷嬷在一旁迅用密码记录,交由心腹信使送出。
整个过程快、准、稳,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
一名亲卫送来的各地物资入库清单,云舒只扫了一眼,便指出:“江南三号库这批粮食,入库数比出库数少了三石七斗,查!
一天内,我要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纰漏!”
效率之高,掌控力之强,令人瞠目结舌。
谢景行看着眼前这个时而冷静如冰、时而疯狂似火的女人,看着她运筹帷幄,将一场看似不可能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