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所有院子的东西都有登记在册,少一样都是麻烦,也没法子了,把自己的私房钱抖吧抖吧,现银有个三千多两,拿出来放到公中,如此勉强撑上一个月不成问题。
高松见他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模样,暗自好笑,面上却语重心长的建议道:
“大少爷,看来等王爷王妃回来后,你还是要个两间铺子比较实在。”
齐云深以为然。
这次危机最终以他父王母妃在一月后回府终结。
等过年时,他还真索要了铺面,但是抠门的母妃说一间经营尚可的铺面,转让少说要好几万两银子,给他可以,但以后他院子的月利和所有开支都要自己负责,且店铺的掌柜伙计都不能留给他,必须自负盈亏。
齐云隐隐觉得有些被坑了的感觉,但自己要求的跪着也要走下去啊,是以便答应了,幸好跟高松学过看账簿,但光会看账簿也不行,他是可以天天去祖母那里蹭饭,但院子里二十多口人日日要吃饭、要养家啊~
一时间无忧无虑的大少爷开始整天为生计发愁。
他思来想去,跑到那家布店找那位被他又罚又赏的掌柜取经,掌柜的倒也倾囊相授,很快他就上了道。
然而这时传来个消息,兰心跟地久订亲了。
齐云有些懵圈,在他心里兰心一直是他的未婚妻啊……可既然俩家愿意,师爷爷们不是强迫子女的人,分明是两情相悦,于是这件事最大的痛苦在于,他发现原来自小长大的三人行,他才是最多余的那个。
齐云为他的自作多情而痛苦。
于是铺子的事情放下了,他只想找个缺口宣泄一番,拼命的去骑马、打猎,甚至学会了喝酒,结果两个月后铺子出了问题,他请的掌柜连同贼寇将铺子货银偷光了。
一时伙计们的工钱、欠的货款都出现缺口,院子里的开支都没有了,齐云只得将注意力转回来,母妃知道后也没骂他,但一分钱不借,并不准任何人借钱给他。
工人老板都跟后面要账,院子里的下人也在焦急等待,母妃却下了命令,如果俩月后交不出月钱要把院子遣散。
齐云也没功夫失恋了,胸口憋着一股气,忽然想起昱城。
于是连夜赶去,外祖父外祖母别说张口,连见都不敢见,他们什么都不瞒母妃,九句叔叔直言母妃早发过话了,一分钱都不准借。
但他帮着出了个点子,他可以雇佣他干活,如此就不是借钱给钱,而是发工钱了。
齐云一听可以,先预支几百两银子回去,给完工钱货款,将院子留下一个大丫头一个贴身随从,其余全遣退回王府,将伙计介绍到其他地方,店铺关门大吉。
关门那天,他还蛮郁闷的。
回去昱城帮九句采办,时间久了发现此地物产丰盛,譬如茶叶、石雕、毛竹等,而临安是桑丝盛地,是以布店、成衣店太多,这也是他后来资金短缺的原因之一,因为竞争太大盈利太少,所以除了维护日常根本没有多的存余。
他忽然有了新的想法,跟九句叔叔一商量,对方颇为认同,于是他用唯一剩下的店铺入股,将铺子改成茶社,找来美貌婢子培训成斗茶侍女,又请八言的一个徒弟,过来做点心师傅。
并将一些文房精品用具摆在四周,可欣赏可买卖,一开始凭他名声便招揽了一些权贵子弟来拍马屁,后来众人发现确实不错,加上消费不算太高,渐渐也真的生意兴隆了。
但盈利并不丰盛,到后来齐云发明了一种竞宝会,在昱城寻来精致的物品,由茶客投票,决定最好的前三名,然后在月末统一由大家竞拍,价高者得。
于是这便一时成了临安城的时兴活动。
与此同时他在昱城找了一种好茶,命名后专门栽培,再运到他的茶社独家经营,又找到有天赋的手艺人,将有独特品味的招为专职匠人,制作文房四宝,还有各种斗茶、品茶的茶具。
一年后他的茶社便开了分店,他还找些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