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就要有硝石吧,将硝石极高温锻烧,与水与氧气溶解反应得到硝酸。不论是开化岛,还是琉球总督区,甚至就是印度,都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硝石矿。
接着,要有烧碱产业吧,用于造纸业,煤油精炼,印染,纺织纤维等等……
烧碱产业就要有石灰石吧,将石灰石经过系列的洗选,化学反应生成烧碱。
齐国所据有的威远岛、阿拉伯地区控制的马斯喀特、阿曼等地均拥有储量极丰的石灰石矿,甚至就连柬埔寨王国也有储量不低的石灰石。
最后,就是纯碱产业了,用于生产洗涤剂,玻璃工业,食品工业,治金工业等等……
纯碱可以通过盐的分解制成,看,也是需要大量盐矿的。
一般的国家看到实现工业化如此复杂、如此艰难,还要集齐这么多的矿产和化工产业,哪里玩的转,干脆直接就过过过了,要不起。
而齐国,不仅有工业上的先发优势,更让人羡慕的是,它所据有的矿产真的非常齐全,而且非常丰富。
作为工业动力的煤炭,工业基础原料的铁矿石,以及相应的铝、铜、锌、铅、镍等矿产,在汉洲大陆是样样不缺,甚至还有让人嫉妒发狂的金矿和银矿,储量也是极为丰富。
更不要说,齐国所据的南洋诸岛、威远诸岛、东州群岛等地还拥有取之不竭的木材资源。
倘若,齐国仅拥有丰富的资源倒也罢了,这只不过是其实现工业化的基本条件。但齐国还拥有绝佳的地缘优势,处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交汇处,距离人口规模众多的华夏大陆、印度次大陆,以及波斯、阿拉伯、非洲等国家地区都不太不远,使得它能获取广阔的商品市场,足以消化齐国所生产制造出来的海量工业制成品,从而不断滋润和壮大齐国的工业。
你能想象吗?仅印度地区,就拥有亿万人口,比整个欧洲大陆的总人口还要多。就是这么一个庞大的市场,却被齐国一家所独占。
随着齐国助力波斯人驱逐阿富汗部族反叛武装,重新恢复萨法维帝国,这个拥有近千万人口的地区大国也完全向齐国的商品敞开了大门。
在奥斯曼,因为与齐国保持了传统友好的盟友关系,齐国商业势力几乎占据了这个异教帝国六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欧洲,齐国的商品也充斥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街头巷尾,然后,无数的贵金属被一艘又一艘齐国商船拉回汉洲大陆--是的,绝大多数欧洲国家在与齐国的贸易往来中基本上都处于入超状态(即贸易逆差)。
虽然齐国人声称没有刻意追求贸易盈余,但相对于他们发达和先进的工业生产能力,欧洲大陆确实没有太多能扭转贸易平衡的商品来与齐国商品进行等量交换,只能痛苦地将大量金银等贵金属交到他们的手里,或者不断让渡经济主权,允许齐国投资国内诸多关系经济民生的产业。
为了对抗齐国商业资本的入侵,许多欧洲国家也采取了相应的限制措施。像法国,依仗自身在欧洲大陆的强势地位,丝毫不顾齐国的多番警告和威胁,悍然提高了许多齐国商品的进口税率,甚至为了保护国内脆弱的棉麻产业,还对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