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 起势 第九十七章 天赐之地

起势 第九十七章 天赐之地(3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择日走红 兽神我和家人在女权世界度假 这个师姐不讲道理 花光两万亿,老板们求我别再创业 逃荒种田:锦鲤肥妻被糙汉抢回家 开局混沌剑体,打造不朽仙族 我以狐仙镇百鬼 我儿明明是纨绔,咋成帝国之虎了 英雄的我流落街头,被魔王包养了 国潮1980

一锁到箱子里。这些,终究是内阁户部和帝国中央银行的钱,跟他这位专员和杏山地区是没多大关系的。

    当然,包括彰德堡在内的整个杏山地区,最缺的倒不是钱,而是大量的粮食、布匹、糖、油料、食盐、药品,以及各种日用品,需要的是实打实的物资,而不是不能吃、不能喝的黄金、铸币。

    据驻杏山地区的陆军第九团官兵反馈,金矿区的淘金者们在愈发难以获得日常物资的情况下,暴力冲突事件日益增多。以往,为了争夺地盘,一言不合就会大打出手,甚至会闹出不少人命。而现在,随着整个地区物资的紧缺,淘金者们开始为争抢食物而引发激烈的武装争斗,将本来就不容乐观的治安形势,推向更加白热化。

    “印度驻屯军科钦第三团的一千余官兵已抵达彰德堡,目前正在修建临时营地,适应地方环境和气候。”程公冕离开了冶炼冲压工坊,带着一众官员和属吏朝官厅而去,一边走,一边对属下交代着,“你们稍顷给他们送些物资补给,莫要让官兵们心生怨言,说我们地方政府不予照应。待他们休整完毕后,我们还要指望他们稳定整个杏山矿区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地方要发展,稳定当为头等大事,不容忽视。”

    “另外,我们还需尽快修筑一条简易的公路通往南川,嗯,不需要那种一二等级的道路,只要能通行载重马车的碎石路就可以了。要不然,就凭那些零星小道,如何加强与沿海港口的沟通往来?要修路,自然是要征发大量的土著劳工。彰德堡周边数十公里范围内的土著几乎被淘金者清扫一空,尽管为我们腾出了不少空置的土地,但也将我们急需的劳力给祸害完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办?那只能依靠陆军兄弟们费费心,朝北边和东边山谷草原地区进行一番扫荡,以此来捕获大量的土著人口。”

    “虽然,还不知道规划中的昌(宁)彰(德堡)铁路是否能获得内阁交通部的批准,但我们需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这条简易的公路一旦修通,不仅能沟通沿海港口,便于物资输送内陆,届时,修筑铁路时,多少也能有利于筑路物资的快速抵达铁路沿线,实现多段施工的目的。”

    “还有,目前的工作重点虽说仍旧以稳定地方秩序,加强金矿的采掘和征收管理,但农牧业生产也不可轻易忽视。需知,地方拓殖活动的基本,永远是粮食生产,这是进行一切工业、农业,以及军事行动的基础,是重中之重。近期,昌宁港会陆续输送一批来自秦国、安南和日本的移民,将安置在我杏山地区。我有意,选取部分农业条件较好的地方,建立若干国营农场,以期在三年内实现基本的粮食自给。”

    ——

    距离彰德堡以东十余公里一座金矿内,数百名黑人矿工在监工的皮鞭和棍棒“指导”下,正在奋力地采掘和分拣着矿石。他们神情麻木,机械地挥动着铁镐和铁锹,将一块又一块矿石刨出,然后堆积在身后。

    一些瘦弱的黑人矿工和大量黑人壮妇则使用耙子、铁钎,还有簸箕,仔细地筛选粗选出的金矿。不远处,十几名监工提着皮鞭,眼神凌厉地盯着他们的作业过程,除了监督他们的工作进度外,还有就是要防止矿工私藏黄金。

    在矿场的四周,则是用木桩简易围成了一圈。四座高耸的瞭望塔分立四角,上面驻守着几名观察哨兵,密切监视着金矿内外的动静。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背着火枪,牵着猎狗,在矿场外围巡逻警戒。

    “早在几十年前,南非地区的土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上命昭唐 暴君吕布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 重回宿敌年少时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落脚之地 跟亡夫长兄借子后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