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戈壁滩上的黑风来得又快又猛,一旦遇上,后果不堪设想。
张教授立刻下令:“所有人立刻停止工作,把仪器收好,用防水布和棉絮裹紧,趴在地上,互相拉住!”
队员们训练有素,立刻行动起来。陈阳和张教授一起,飞快地关闭仪器,将屏幕和接口用防水布包好,然后和其他队员一起,趴在沙地上,互相拉住衣角。
转眼间,黑风就席卷而来,黄沙漫天,能见度不足三米,风声如同鬼哭狼嚎一般,震得人耳朵发疼。风沙打在脸上,像针扎一样疼,嘴里、鼻孔里全是沙土,让人几乎无法呼吸。
陈阳紧紧护着怀里的仪器,感觉自己快要被风吹走了,他死死拉住身边赵铁柱的衣角,才勉强稳住身体。
他担心仪器被风沙损坏,每隔一会儿就用手摸一摸,确认防水布没有松动。
张教授趴在他旁边,大声喊道:“陈阳,别担心,仪器都裹的很严密,不会有事的!”
黑风持续了近一个小时才渐渐平息。风停后,每个人都成了“土人”,头发、脸上、衣服上全是沙土,吐一口唾沫,里面都带着沙粒。
陈阳慢慢爬起来,赶紧打开防水布检查仪器,幸好保护得当,仪器没有受到损坏。
张教授也松了口气,他拍了拍身上的沙土,对队员们说:“大家都没事吧?没事的话,我们继续工作,刚才那片区域的信号非常好,不能错过。”
队员们互相拍打着身上的沙土,虽然疲惫不堪,但眼神依旧坚定。
“没事,张教授,我们还能坚持!”赵铁柱抹了把脸上的沙土,大声说道。
接下来的几天,寻水队一直在老井周边扩大勘测范围,遭遇了更多的困难。
第三天,气温飙升到了三十九摄氏度,一名年轻队员中暑晕倒,后勤组的刘嫂立刻用随身携带的清凉油给他涂抹太阳穴,又喂他喝了凉绿豆汤,过了好一会儿,队员才慢慢苏醒过来。
李大叔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让大家中午多休息两个小时,避开最热的时段,自己则顶着烈日,在周边继续寻找线索。
他想起老辈人传下来的另一个说法:“石缝藏水,凹地聚水,古河道下有水脉”。
于是,他带着两名队员,沿着老井周边的地势,寻找古河道的痕迹。
戈壁滩的地势起伏不大,想要找到古河道的痕迹并不容易,但李大叔凭着经验,观察着岩层的走向和沙土的颗粒大小,最终在老井西南方向两百米处,发现了一片砾石滩。
“张教授,你看这里,”
李大叔喊道,“这片砾石滩的砾石磨圆度很好,说明曾经有水流经过,这里很可能是一条古河道!”
张教授和陈阳立刻赶了过来。
张教授蹲下身,捡起一块砾石,用放大镜仔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