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科大学,处处弥漫着毕业季特有的气息——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夹杂着离别的淡淡愁绪。
校园里的梧桐树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洒下斑驳的光点,如同碎金般铺满了林荫道。
报告厅里的分享会成功举办的兴奋感还在拾穗儿心中温热地流淌,但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即将为她在京科大学的四年时光画上一个浓墨重彩的句点——校级“优秀毕业生”颁奖典礼。
这天清晨,拾穗儿醒得格外早。
宿舍的窗帘缝隙间透进熹微的晨光,她轻轻坐起身,怕吵醒还在熟睡的室友。
目光落在床头那条帆布包上,小雏菊的刺绣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安静。
她伸出手,指尖再次拂过那些细密的针脚,“扎根戈壁”的缩写仿佛带着温度,让她想起分享会那天陈阳鼓励的眼神和张教授期许的目光。
这份“优秀毕业生”的荣誉,对她而言,不仅仅是对过去四年努力学习的肯定,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嘱托和祝福,为她返回戈壁的征程注入了一份坚实的信心。
她轻手轻脚地爬下床,从书桌抽屉里拿出一个略显陈旧的木盒子。
打开盒子,里面整齐地放着一摞摞笔记本、一叠叠车票根,还有几张已经有些模糊的照片。
最上面是一张她刚入校时在京科大学气派的校门口拍的照片,照片上的女孩脸庞黝黑,眼神里带着初到大城市的怯生生和对未知的渴望。
她翻看着厚厚的实验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数据、图表和心得,有些页面还沾着些许泥土的印记,那是无数次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奋战的见证。
还有那些往返于京城和戈壁之间的车票,每一次的褶皱都记录着她将知识带回家乡、将希望播种在沙漠的足迹。
看着这些,拾穗儿的眼眶微微发热。
这四年,她就像一颗渴望雨露的沙枣种子,在京科大学这片肥沃的学术土壤里拼命汲取养分,如今,终于要破土而出,准备回到那片生她养她的土地去反哺、去扎根。
她从盒子底层拿出一条素雅的连衣裙,是淡淡的米白色,上面有细小的雏菊花纹。这是她用去年获得的奖学金,犹豫了很久才买下的,一直没舍得穿。
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她想以最整洁、最精神的面貌出席。
裙子虽然不昂贵,但面料舒适,剪裁得体,穿在她身上,衬托出她那份独有的朴实和清秀。
“穗儿,今天真精神!”孙晓睡眼惺忪地探出头,由衷地赞叹道。
拾穗儿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今天是颁奖典礼嘛。”
“你值得的!”
另一个室友也醒了,撑起身子,“这四年,就属你最拼。每次从戈壁回来都又黑又瘦,还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