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双腿一打马腹,加快了速度向前赶去,“我军都是骑兵,进退迅捷,而韩信军大多都是步兵,一旦在这开阔之地与我骑兵交战,必败无疑。”
他也知韩信计谋地厉害,口里说的轻松心底却也留了一个心眼。
旌旗猎猎,鼓声阵阵。
碧空如洗的晴日下,六万余的曹魏大军列成方圆五里的方阵,黄绿相兼的土地衬托着他们绛红色的战袍,显得分外扎眼。
站在临时堆成的土坡上,曹操向下俯视韩信的大军,他们一个个精神饱满,神采飞扬眼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不由暗赞韩信之能。*****
韩信用兵,不求兵精,只求兵众,纵使老弱病残他可以再战场上为他们安排一席之地,发挥他们地妙用。
“韩元帅真地有把握抵挡的了项羽骑兵地冲刺?”曹操心中忐忑不安,在决战以前,曹操特地请来韩信和他一起商议对付项羽的办法。
曹操深知这能够在军略上跟项羽一拼的也只有自己和韩信。
于是,两人便针对项羽的性格弱点商议起了对敌的战术。
当时,自己提议要破项羽首先要削弱他的军事实力,利用他身先士卒的特点,将骑兵、步卒分离。
然后,围杀项羽步卒。
韩信在这个战术上又加了几点。
其中之一便是诱敌,韩信当时道:“项羽最强的便是他的骑兵,只要有五万骑兵在手,哪怕有五十万大军也未必能挡他的步伐。所以。末将认为要败项羽,首先要破他地麾下的项氏骑兵。针对项羽地骑兵。末将心中有一个想法。末将最擅长的是布局,只要武王能够将项羽引入末将预定的战场,项羽地骑兵将不足为惧。===”
具体的定计是什么曹操也不知道。韩信也不说。若是常人如此,以曹操多疑地性格绝对不会冒险。但说话的这人是韩信,是历史上可以跟孙吴齐名的韩信。
韩信性格孤高,若他没有十足的把握绝对不可能将话说的如此自信。
于是,曹操便用计先将项羽地步骑分开,然后又冒着生命危险。利用项羽非取中间人头不可的这个优势,以十万大军为代价将项羽一步一步地引入韩信的预设的战场…长社。
看了韩信的布阵。曹操就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觉得自己这是被韩信耍了,还以为他要用什么奇谋妙计,结果他跟项羽比的是战术。
只以战术来言,他曹操自问比韩信胜上一筹,而项羽又比他胜上一筹。
韩信和项羽比战术这不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吗!
当然这也不能说韩信用的战术不妙,战术虽非他所长,但也远胜他人,只在项羽、曹操之下。
韩信以灌婴的六万步卒为中军。夏侯婴的三万战车为左翼。樊哙的三万骑兵为右翼,意图非常明显。
他是想以灌婴地六万抵挡住项羽骑兵地攻势。然后在两面夹击,利用夏侯婴的战车冲垮项羽地骑兵部队,然后樊哙再以骑兵来打扫战场。
韩信的想法不能说是不妙,项羽的骑兵再强也不可能比得上战车的力量。
只要夏侯婴的战车能够跟项羽的骑兵正面接触项羽的骑兵必将损失惨重,但问题是如何才能让项羽的骑兵跟夏侯婴的战车正面接触。
项羽是用骑高手,他不会傻到用骑兵来跟战车硬碰。
若正面冲突,项羽完全可以利用战车周转不变的弊处绕过战车队。所以,韩信将夏侯婴的战车队布在了大军的左翼。
可如此布防关键在于灌婴的六万步卒能否挡的住项羽骑兵的冲击,若灌婴抵挡不住项羽的攻击,那么项羽的骑兵将会切入六万步卒中去,跟步卒混战再一起。
这战车也不长眼睛,他不会只选择楚军来撞。
除非韩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让灌婴挡的住项羽骑兵的冲击,不然韩信的这套战术完全行不通。
因此,曹操不得不问一句“韩元帅真的有把握抵挡的了项羽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