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出了一个极其清晰、近乎完美的、短暂而尖锐的脉冲峰值!
这个峰值持续的时间极短,不到0.5秒,但其形态的突兀、其强度的显着(虽然绝对值依然微弱,但相对于背景噪音,信噪比高得惊人),以及最重要的——其在地月两个遥远探测点上展现出的、近乎完美的时间同步性,都如同黑暗夜空中同时炸响的两道闪电,瞬间灼伤了所有人的视网膜!
密室内,时间仿佛凝固了。
林浩张大了嘴巴,眼睛瞪得滚圆,死死地盯着屏幕上那两道几乎重叠在一起的脉冲轨迹,整个人像是被瞬间抽走了灵魂,僵在了座位上。他身边的另一位数据分析员,手中的电子笔“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却浑然不觉。
周倩的心脏在那一瞬间仿佛停止了跳动,随即又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疯狂撞击着她的胸腔。她猛地从椅子上站起,身体前倾,双手紧紧抓住控制台的边缘,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她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一遍又一遍地确认着那两条脉冲曲线在时间轴上的绝对对齐,确认着峰值强度,确认着这绝非仪器故障或随机噪声所能解释。
“记…记录时间戳!”林浩终于从极度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几乎是吼了出来,“Utc时间同步!地月信号延迟……延迟小于测量误差极限!是瞬时关联!是瞬时关联!”
几乎是在“天弦”系统捕捉到信号的同一时刻,主控室内,“烛龙之眼-深瞳”监控系统也发出了一个低级别的、几乎被忽略的提示音。负责监控背景噪声的工程师注意到,“炎黄一号”内部某个非核心的、用于监测装置本体极低频振动的传感器阵列,记录到了一次极其微弱、但形态与第一次实验时记录的“现象Alpha”高度相似的背景能量波动。由于其强度太低,且未对装置运行产生任何影响,按照常规流程,这只会被记录在案,留待事后分析。
但在这一刻,这个微不足道的波动,与“天弦”系统捕获的那惊天动地的信号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且无可辩驳的证据链!
周倩强迫自己以最快的速度冷静下来。她迅速操作控制台,将“天弦”系统捕获的原始数据、时间戳比对图,以及“炎黄一号”内部记录的微弱波动数据,打包成一份最高优先级的简报。她甚至来不及仔细撰写说明文字,只是在附件上标注了四个字:“确凿证据”。
这份带着千钧重量的简报,通过绝密数据链,瞬间传送到了何月山的个人终端上。
何月山手腕上的加密终端传来了轻微的震动。他面无表情地垂下目光,快速浏览了周倩发来的简报和那几张极具冲击力的数据图。
即使以他重生者的心性,早已对可能出现的奇迹有所准备,但在亲眼看到这跨越三十八万公里的时空两端,那两道完美同步、如同双子星般闪耀的脉冲信号时,他的呼吸还是不由自主地停滞了一瞬。胸腔里,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奔涌而上,冲击着他的喉头。
那是一种超越了技术突破、超越了商业成功的,源自生命本能的对未知奥秘进行探索并得到回应的巨大震撼与喜悦。他仿佛看到了,在那冰冷的数据曲线背后,是整个宇宙最深沉的底层规则,向他,向人类文明,投来的一瞥。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再次投向主控屏幕上那依旧平稳运行的“燧人”装置。此刻,在他眼中,这不再仅仅是一个能源装置,它更像是一柄巨大的、敲响了宇宙时空基座的神锤!而那跨越地月的“天弦”,则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记重锤之下,时空结构那一声微弱却无比真实的“回响”!
主控室内,实验总指挥的声音通过扩音系统响起,带着圆满完成任务的轻松与自豪:“‘炎黄一号’第二次重启实验,预定目标已达成,准备执行安全停机程序!”
如雷的掌声和压抑已久的欢呼声终于爆发出来,人们相互拥抱、击掌,庆祝这来之不易的、绝对安全的成功。
没有人知道,就在这看似“平淡”的成功之下,一个全新的物理学时代,已经在一间不起眼的数据密室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