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行程紧凑而有效。
作为亚洲重要的科技和金融中心,这里对全球新技术浪潮保持着高度的开放和敏锐的洞察力。
何月山一行会见了新加坡经济展局(edb)的高级官员、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的顶尖研究人员,以及多家正积极寻求数字化转型的本地大型企业和投资机构。
星火科技计划在此设立东南亚区域总部和个海外研中心的消息早已通过官方渠道公布,此次会谈主要敲定了具体选址(最终定在创新氛围浓厚的纬壹科技城)以及土地、税收、人才引进等政策细节。
edb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和效率,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条件,明确表示希望将星火作为吸引高端科技产业、提升新加坡全球科技枢纽地位的标杆项目。
何月山在会谈中,重点阐述了此研中心将聚焦于三个方向:一是针对热带高温高湿环境的工业设备适应性优化与可靠性测试;二是智慧城市应用中,基于“昆仑”
平台的交通、能源管理模块的本土化开;三是专门服务于东南亚广大中小企业的轻量化、低成本、易部署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研。
这三大方向,恰好与新加坡打造“智慧国”
(sartnation)和区域科技解决方案中心的战略高度契合,双方一拍即合。
然而,何月山心中清楚,新加坡更多是战略支点和研前哨。
真正的市场潜力、以及“全球创新共同体”
理念能否落地生根的开花结果之地,在于接下来要去的泰国。
泰国是东南亚第二大经济体,拥有相对庞大的制造业基础,尤其是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被誉为“东方底特律”
。
但其工业自动化水平参差不齐,大量本土中小型企业普遍面临着技术升级成本高昂、专业人才匮乏、难以对接全球先进技术的困境。
这里,正是“昆仑”
平台和“星火”
生态系统能够挥其“普惠”
特性,大显身手的地方。
抵达曼谷,何月山团队立刻感受到了与新加坡不同的氛围。
这里更“热”
,不仅是气候,更是市场的热情和亟待展的焦灼。
他们受到了泰国工业部高级官员和投资促进委员会(boi)高级官员的热烈欢迎。
与在新加坡主要接触顶层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不同,在曼谷,何月山特别指示团队,安排了一场面向本土中小型制造企业的技术研讨会和现场洽谈会。
会场设在曼谷市郊的一个大型会展中心。
能容纳近五百人的会场座无虚席,后面还站满了闻讯赶来的企业代表。
他们大多来自汽车零部件、电子装配、塑胶成型、农产品加工等传统行业,穿着各异,有的甚至是风尘仆仆直接从工厂赶来。
他们的眼神中,混杂着对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摆脱困境的强烈渴望,也带着对未知技术和外来解决方案的些许疑虑和观望。
何月山站在台上,没有使用太多华丽的ppt和深奥的技术术语。
他让邓康带领的技术团队,直接带来了几套搭载“星火”
核心的轻量化边缘计算设备和预装了“昆仑”
平台简化版的演示台。
演示团队现场模拟一条小型生产线,通过平板电脑,一步步展示如何快配置设备连接、实时监控能耗数据、设置故障预警阈值、并进行简单的生产排产优化。
整个过程直观、快,几乎没有延迟。
“各位老板,各位工程师朋友们,”
何月山用流利的英语讲着,旁边有同声传译实时转成泰语,他的目光扫过台下那些朴实的面孔,“我们知道,对于在座的许多企业来说,动辄投入数百万美元更换全新的自动化生产线、引入昂贵的工业机器人,是不现实的,压力巨大。
星火科技带来的,并不是要你们立刻抛弃现有的设备,搞‘大跃进’式的改造。”
他顿了顿,指向正在流畅运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