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一号”
的新现被纳入国家最高机密后,星火科技的整体安保等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园区内多了些看似普通却眼神锐利的“新员工”
,核心研区域的进出管控更加严格,数据流通实施了多重物理隔离和量子加密。
何月山也配备了专门的安保小组,但他对此并无太多不适,反而感到一种踏实。
他知道,自己承载的已不仅仅是企业的梦想,更关乎国家在未来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
尽管核心现保密,但“炎黄一号”
在紧凑型仿星器技术上取得的工程进展,以及其开放合作的态度,还是吸引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正如顶层所预料,这成为了打破制裁坚冰的破冰船。
一些欧洲国家(尤其是深受能源危机困扰的)的研究机构和能源企业,顶住来自oiaa联盟核心国的压力,开始通过各种非官方渠道与星火接触。
他们看中的不仅是仿星器技术本身,更是那个“未公开详细性质但据称极具潜力”
的新现。
经过严格的背景审查和风险评估,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协调下,星火科技谨慎地选择了两家欧洲顶尖的核聚变研究所和一家德国能源巨头,作为批国际合作伙伴。
谈判过程艰苦而漫长。
对方既渴望技术共享,又试图设置各种限制条款,确保自身利益最大化。
何月山亲自参与了关键环节的谈判,他凭借对技术的深刻理解和【维逻辑分析】对对方心理的精准把握,始终牢牢掌握着主动权。
最终,双方达成了以“互利共赢、对等开放”
为原则的合作框架:星火分享部分仿星器工程经验和非核心数据,对方则开放其大型托卡马克装置的部分实验机时和数据库,并共同成立联合研究基金,探索未来能源解决方案。
更重要的是,合作一定程度上绕开了制裁,为星火获取一些必需的科研物资打开了隐秘的通道。
这是星火科技在国际合作上的重大突破,也标志着oiaa联盟试图孤立星火的图谋遭受重挫。
然而,成功的背后,总是伴随着更多的嫉妒与阴谋。
oiaa联盟的核心成员,尤其是那几家巨头企业,对星火竟然能在制裁下找到突破口并吸引到欧洲伙伴感到极度震惊和愤怒。
他们开始策划更加阴险的反击。
这一次,他们不再直接针对技术或供应链,而是将矛头对准了人。
一张经过精心裁剪和拼接的照片开始在一些境外小报和网络上流传:照片上,何月山与那位德国能源巨头的女性高管在谈判间隙单独站在会议室窗边交谈(实际内容完全是关于技术细节),角度刁钻,显得颇为亲密。
配以耸人听闻的标题:“技术交换?星火科技掌门人与德企女高管秘密会晤背后的交易”
。
同时,一些关于唐茹的“黑料”
也开始悄然散布:暗示她利用与何月山的“特殊关系”
,为恒远电子谋取了不正当利益,甚至影射她早期曾泄露过前公司的技术机密。
这些谣言低劣却恶毒,旨在从私德层面抹黑何月山和唐茹,破坏他们的公众形象,离间星火与恒远的合作关系,甚至动摇公司内部的军心。
徐若薇第一时间监测到这些舆论攻击,立刻汇报给何月山。
何月山看着那些不堪入目的谣言,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眼中闪过一丝罕见的怒火。
商业竞争和技术打压他都可以坦然面对,但这种针对个人私生活的肮脏手段,触碰了他的逆鳞。
尤其是看到唐茹被牵扯进来,甚至涉及对她职业操守的污蔑,他更是感到一阵心疼和愤怒。
他知道唐茹是多么珍惜她的职业声誉,为了恒远和星火的合作付出了多少心血。
“立刻启动法律程序!
对所有造谣传谣的媒体和个人,出律师函,追究到底!”
何月山的声音冷得像冰,“同时,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