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到位!
何月山立刻任命邓康为芯片项目负责人,组建芯片设计团队。
工资和期权待遇都给到了行业顶尖水平。
与此同时,徐若薇也通过关系,联系上了国内一家实力不错的芯片设计服务公司,以及那家拥有18on工艺的晶圆厂。
虽然对方对星火这样的小客户起初并不重视,但在何月山展示了部分技术方案和得到政府扶持的背景后,态度有所转变,表示愿意合作。
资金压力骤然增大。
芯片设计服务费、流片(tape-out)费用、团队工资…每一项都是巨额开支。
政府的低息贷款和项目回款很快消耗大半。
何月山果断决策,收缩一部分非核心业务,将资源全力倾斜到芯片项目上。
他甚至抵押了自己的部分股权,换取了一笔过桥贷款。
整个公司进入了一种战时状态。
芯片团队在邓康的带领下,日夜不停地进行设计、仿真、验证。
何月山则如同技术总监,利用【维逻辑分析】和【芯片设计】知识,解决着一个个棘手的难题:时序收敛、信号完整性、低功耗设计…
【精神力恢复】和【体能强化】技能再次承受了极限考验。
经过三个多月近乎疯狂的奋战,第一版设计终于完成!
通过了所有的前端仿真验证。
接下来就是最烧钱也最激动人心的环节——流片!
将设计好的版图数据交给晶圆厂,制作出实际的芯片!
这笔费用高达数百万!
一旦失败,所有投入付诸东流!
何月山顶着巨大的压力,签下了流片合同。
芯片数据被送往晶圆厂。
等待结果的日子格外煎熬。
公司里所有人都悬着一颗心。
一个月后,消息传来——流片成功!
芯片功能正常!
当第一批封装好的、打着“星火一号”
标识的fpga芯片送到公司时,整个团队沸腾了!
周倩和几个老员工甚至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虽然这颗“星火一号”
的性能相比国外同类产品还有差距,功耗也偏高,但它是完全自主设计的!
是星火科技啃下的第一块硬骨头!
何月山小心翼翼地将一颗芯片放在手心,感受着那微小的硅片上凝聚的心血与希望,百感交集。
有了它,“智能工业控制器”
项目最大的障碍被扫清了!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庆祝之时,徐若薇接到了晶圆厂方面的电话,语气十分抱歉和尴尬:
“徐总…非常对不起…你们下一批芯片的产能…可能…可能又安排不过来了…上面…上面有压力…”
何月山的心猛地一沉。
赵志坚!
他竟然连晶圆厂都能施加影响?!
这场斗争,远未结束!
自主之路,依然漫长而艰难!
但这一次,何月山眼中没有恐慌,只有更加坚定的斗志。
既然开始了,就没有回头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