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科技”
的注册流程比想象中顺利。
何月山租用了一个便宜的虚拟办公室地址,跑了几趟工商局,填了无数表格,终于拿到了那张薄薄的、却重若千钧的营业执照。
没有锣鼓喧天,没有鲜花簇拥,只有他一个人站在办事大厅门口,看着法人代表那一栏印着自己的名字,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踏实感。
他刻了公章,开了对公账户,将那笔预付款转入。
看着账户上那微不足道却属于自己的数字,他知道,燎原之火,已点燃了第一颗火星。
工作室就设在他租住的单间里。
条件简陋,但足够安静。
他添置了一台性能更好的二手电脑,一个简易的工作台,以及一些必要的工具和开板。
这里,将是他未来一段时间征战四方的大本营。
恒远电子的传感器项目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何月山立刻投入了紧张的设计工作。
他选择了那套软硬件结合的创新架构,虽然复杂,但性能潜力最大,也更利于形成技术壁垒。
【过目不忘】让他对恒远提供的所有技术细节了然于胸。
【逻辑分析】全功率运行,不断优化着设计方案。
【基础编程精通】和【电路设计】技能使得他将脑海中的蓝图迅转化为精确的电路图和代码。
他先攻克的是最核心的微弱信号放大与调理电路。
传统方案噪声太大,他创新性地采用了一种自举式低噪声运放结构,并精心计算了所有元器件的参数匹配,将理论噪声系数压低了整整一个数量级。
接着是adc(模数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他没有使用通用的滤波库,而是针对传感器信号的特有噪声频谱,专门设计了一套自适应陷波滤波器组和一套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增强算法,能够极其精准地剥离噪声,提取出微弱的有效信号。
最后是软硬件协同。
他巧妙利用了一颗低成本cu的内部da和硬件加器,将最耗时的算法部分卸载到硬件执行,极大提升了实时性。
整个过程,他几乎是不眠不休。
饿了就泡面,困了就趴在桌上眯一会儿。
【精神力恢复(初级)】和【体能强化(初级)】提供了crucia1的支撑。
唐茹几乎每天都会打电话过来关心进度,并帮忙协调恒远那边提供的测试资源。
一周后,第一版设计完成。
何月山将pcb设计文件给唐茹,由恒远负责制板和焊接。
又过了三天,第一批十块样板送到了他的“工作室”
。
调试阶段才是最考验人的。
理论设计再完美,实际电路总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电源纹波干扰、元器件批次差异、焊接瑕疵、甚至软件里的边界条件bug…
何月山像是回到了前世在车间里摸爬滚打的日子,示波器、逻辑分析仪、万用表摆了一桌。
他耐心地一块板子一块板子地调试,测量波形,分析数据,修改代码,飞线验证…
【维逻辑分析】在故障定位中挥了巨大作用,往往能瞬间洞察问题的根源。
一个个难题被迅攻克。
又经过三天废寝忘食的调试和优化,最后一块样板终于达到了设计指标!
测试结果令人震惊:信噪比提升了2odb以上!
检测精度和稳定性完全越了恒远之前的预期,甚至接近了国外顶级产品的水平!
何月山长舒一口气,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满足的笑容。
他录制了测试视频,整理了详细的数据报告,给了唐茹和林老板。
电话几乎在下一秒就打了过来,那头传来林老板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的声音:“何工!
神了!
真是神了!
这效果…这效果简直难以置信!
我们马上安排全面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