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上没有大人物,只有三个岗位的年轻骨干,一个讲通关耦合,一个讲节点影像,一个讲群众回执。
三人把失败样本摆在最前,嘴角并不漂亮,但手里的编号清清楚楚。
教室里安静地录着音,像是在保存一页规程,而不是制造一次新闻。
傍晚,透明指数的页多出一个新入口,名字很短,海外压力测试。
里面只有两样东西,一本删节的操作规程vo,一份对赌条款。
评论区里读者先问两个最直白的问题,群众能否看到全过程,失败样本是否真的优先。
后台的答复没有形容词,能,看;是,先;若不,停。
同一时刻,部际的共课频道也弹出一条消息。
吏部同意以岭州为压力测试省份,要求国台办与港澳办共同参与规则对齐,要求国金总局与网信口提供三周内的专班支持。
频道里很安静,安静里有一种快落位的力量。
夜色压下来,省政府外墙的灯一盏盏亮。
专班把最后一页挂上墙,名字叫失败样本公开课排程。
第一期讲卡顿,第二期讲假表,第三期讲家风并联回执的空白。
旁边贴着一张小小的红条,空白自动降序,伪造即出列。
李一凡站在白板前,确认四句话已写稳。
四句话之后,他又加了一行更短的词,灯亮者先。
省长从门口看了一眼,点头,没再多说。
他知道,下一步的关口不在纸面,而在湾区与岛外的规则对齐。
十条样本要变成十条国际可听懂的路径,术语表要变成三层通用的语法。
压力测试不是冲榜,是把桥面铺平,让更多人从上面走过去。
深夜前,机要室的灯灭了一半。
传真机又吐出一小段字,是吏部最后的确认,试点生效,时限起算。
尾部有一行很轻的附注,请岭州在一周内给出跨省演练的第一份实战录像。
李一凡把纸折好,塞回夹带。
他把节拍在心里排到最细的一格:明日启动跨省盲测,后日开场海外规则公开课,一周内完成两次群众端可复现,三周内提交vo修订版。
窗外江风把灯线拉直。
这个夜晚没有掌声,只有尺子。
尺子压下去,红点会冒出来,绿线也会随之亮起。
岭州被推到更远的水面上,而他要做的,仍旧是那八个字,先红点,再绿线。
下一章,湾区一体化的操作规范,将把这把尺子,递给更多人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