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舆情屏连续跳红。
三家外媒连评论,焦点落在四个字:收紧地产。
配图翻旧照、拼情绪,结论一句话,岭州把增长掐死在楼市上。
政研室把节录贴到白板左侧。
右侧空出三列:证据位、白话卡、边界条。
李一凡落笔三行,交楼优先—预售半穿透—居民杠杆阈值。
他抬眼一句,下午召开记者会,用灯回答。
省长点头,拍板时间与地点。
严承陆把岗位画像按拍,提醒一句,阀门照旧,对准手,不对准脸。
下午两点半,省新闻布厅坐满,灯光压低。
屏幕页不是口号,是四张图并排:交楼序列图、预售资金流示意、并联短表闭环看板、群众回执亮灯比例。
李一凡站到台前,开场只报三件事:不以房地产当增长动机;把交楼放在债务重组之前;把居民杠杆写成硬阈值,任何政策不许越线。
第一段讲交楼。
他指向左上一张清单,序号从一到五十,每一行有两个格子,工程节点合格与群众回执。
谁先亮绿,谁先证。
屏幕切到湾南和岭北两个楼盘现场,钥匙交付台前,老人版提示贴在地面上,回执灯一盏盏亮。
白话卡写得很短,先把家安下,再谈市场。
第二段讲资金。
他把预售半穿透的箭头拉粗,强调三个固定点位,监管账户、工程节点、群众回执。
任一缺,开闸无效。
底部翻出一张拒绝名单,编号灰底红字,原因写得明明白白:节点造假、资金绕路、回执缺失。
记者席有倒吸气声,镜头从脸移到图。
第三段讲边界。
他把不可复制清单推到最前,财力赤字、数据断点、体制未校准,任一条没补齐,暂停一切花活。
屏幕底部压着一行字,不靠地价讲故事,不靠卖地续命。
提问开始,第一问直奔要害,收紧地产会拖慢投资。
李一凡不讲态度,给出两张对比图,制造业与科研投入抬升,供应链项目开工率曲线向上,昨天签下的一百亿美元里,制造占七成,科研占二成,供应链占一成。
旁边叠一条小条,地价收入在财政结构中的占比下降,民生与产业成为主支点。
记者席的笔尖停了一拍。
第二问换角度,财政吃紧时为什么还要把交楼放在前面。
他让财政口把三账共管的节点图铺开,开闸只认影像—编号—节点三件套,并在下方加一页,项目死亡笔记,何时退出、为何退出、退出后债务如何处置。
白话卡写出一句,先稳人心,再稳市场。
第三问带着刺,说这是对投资者不友好。
李一凡把两张表格推上屏幕,合规投资的退转通道与违规套利的清退流程。
第一张写退与转的时间表,第二张写清退的节点证据,右上角挂着一个案件编号,某基金通过贵金属皮套绕进地产,被清退。
记者席不说话,镜头对准右上角那串数字。
台下有人追问是否打击市场预期。
李一凡只抬一指,屏幕切回交楼序列,钥匙在镜头里一把把落入掌心,回执灯连续亮了十六盏。
他收一句,预期来自交付,不来自广告。
布会中段,外媒代表提出技术问题,预售半穿透如何杜绝暗道。
网信口接棒,把双哈希礼仪与字段映射注释投在侧屏,三十秒教学短片演示从监管账户到工程节点到群众回执的全链验证。
字幕没有形容词,只有时间码。
会场短暂安静,随后相机咔哒一声。
紧接着是最尖的一问,是否用行政之手压制房价。
李一凡把边界条再推前半寸,不搞一刀切的冻结,不搞变相托市的松绑,只做两件事,把欺骗退出,把交楼提。
屏幕右下角亮出执法页面的缩略图,伪造购房回执案、恶意囤房炒作案、串联哄抬案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