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太苛”
。
李一凡让信息与公众组把“空鼓锤复检流程”
贴上去,住建口播放“返工—复验—签认”
的三段短片,财政端表示该子项节点拨付顺延。
没有批评,没有对骂,只是一条条流程把火苗压灭。
组织部把这一条写进“第一线表现分”
的负面表列:试图以舆论倒逼标准,扣分并约谈。
午后,省港澳办转来一封港方机构邮件,询问“预交楼与跨境设备采购”
的抵扣问题。
税务口用三行回复:预交不改变税则,只改变工程与金融节拍;设备抵扣按目录走,勘验口径不减半分;跨境问答专栏今晚更新英文版。
邮件很快回了一个“明白”
。
办公楼外的榕树影在地上晃动,像是一个个小方格被填上勾。
夜里,透明窗页多出一项“预交楼—今日要改”
。
和园二标段的门缝、银桂府三期的窗扇、凤岭安置的墙角、江湾c区的外墙砖,四张图片并排,旁边是“修复完成”
的时间戳。
物业运维在后台把夜班巡更路线上传,保险共保体同步更新“已理赔—已核销”
的清单。
屏幕最下方,回流—就业曲线在四个项目的区域里持续抬升,餐馆与搬家公司的营业额被做成浅色小条贴在边上,显得并不耀眼,却有一股稳劲。
临近午夜,李一凡站在小礼堂窗前,低头看“事实清单(十一号)”
下方的留言。
一条写着:拿到钥匙那一刻,心里一下子就不慌了;另一条写着:现问题能退或能修,比一句“放心吧”
更有力量。
他合上本子,吩咐常之朗次日的三件小事:把“七日双退”
的窗口挪到页第一屏;把“预交保险理赔进度”
做成公开看板;把“缺陷修复台账”
的老人版字体再放大两号。
灯灭前,他在草稿纸上写下八个字——预交不权宜,信心先入住。
江风顺着走廊吹来,纸页轻响,像给这一天落下了一个不喧哗的重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