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做”
。
四点二十五,韶川职教园宿舍现场的摄像头捕到一个镜头:学生在楼道对着信息牌拍照,边上的老师对他说“别着急,卡上短信就来”
。
这段十秒短视频被新华社二次转用,配文是“交付不是口号,是短信”
。
简洁得近乎冰冷,却在短视频平台上走红。
五点,省里召开“媒体—市场—项目三线同步会”
。
交易所席位报告:两只停牌券已明确复牌条件;市场热词从“暴雷”
转为“并表”
“白名单”
。
住建口通报:金汇湾、新华里、湾南新城配套二期的夜间浇筑均按计划推进,质量否决权无触。
法务通报:涉外送达回执再增两份;涉案账户镜像冻结成功率维持在八成以上。
信息与公众组宣布:今晚二十点布《事实清单(四号)》——继续只讲证据与时戳。
五点四十分,四九城来两条反馈:一,新华社长文已转内部简报标题《岭南破局样本》;二,请岭州准备周末在中央公务员学院的“案例演讲”
,题为《把恐慌导入程序》。
李一凡批示:常之朗主讲,按“三张图+十条规则”
结构,不讲成绩,只讲办法与错误更正。
傍晚六点二十,横湾的“实投见面会”
比昨天更安静。
窗口背板只剩六行大字:并联受理、最小要件、一次告知、证据锚点、时限提醒、回声复核。
几位企业代表办完手续后没离开,围在“媒体事实包”
的二维码前拍照。
一个年轻人笑,说现在向董事会汇报方便多了:一张图、一段话、几条短信。
七点整,“半月谈岭南专刊”
在官微预告封面,评论里有人问:这是不是宣传?编辑回复:我们只做事实之内的报道,外加三页“如何复盘”
的方法。
下面有读者接话:比喊口号强。
点赞继续攀升。
七点半,改革办证据室的打印机又响起来,今晚要印的是《术语小辞典(岭州版)》a3海报与“媒体事实包”
手册。
秘书把海报卷成筒,标注分去向:政务大厅、投资者工作站、园区会客室、工地门岗。
宁秀兰把涉外协作的模板也放了一份进“事实包”
,特意在角上写:回执才是硬证据。
八点,广城新闻布厅按时推出《事实清单(四号)》。
言人不开场白,直接上“证据四件套”
:回执、签名、短信、图影。
记者问:新华社长文用了“破局”
二字,岭州是否会对外宣布“模式”
?言人摇头:今天不谈“模式”
,只谈“办法”
;等“办法”
变“习惯”
,自然会有人总结名字。
八点四十五,四九城再次来电:中央层面肯定“证据化治理”
的方向,要求岭州继续稳住节奏,慎用形容词,多用动词。
李一凡回“收到”
,然后在小本上写下四个动词:上屏、并表、拨付、送达。
笔划收住,像给当天落了个句点。
九点过后,江风从小礼堂侧窗掠过,纸页微响。
李一凡把新华社长文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停在一个小注脚上:“证据不是舞台装饰,是制度的骨骼。”
他脱口而出:“这句可留。”
转身吩咐把这句话抄在“透明窗”
底部的灰字里,作为本周的固定提示。
十点,桂浦的塔吊依次灭灯,夜浇完工;横湾的“空壳墙”
清单又划掉两家,补齐证据转正;岭海的口岸减免专窗“上线率”
再抬两个百分点;韶川宿舍楼道里,短信一条条弹出,学生们在手机亮光下笑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