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三位群众代表、两名行业专家旁听,原则仍是‘可公开即公开’。”
这一夜,很多人没睡。
四九城的某个办公室里,研究员把岭州的“日清表”
贴进全国风险监测平台;沿海几省的金融办悄悄把“镜像冻结模板”
下载保存;而在岭州城西的一个出租屋里,恒达某中层盯着手机抖,他的上级在境外被捕,他手里还有一串被吩咐“绝不能落到专班手里”
的账本。
他犹豫到凌晨,最终拨通了专班举报热线。
接线员记录完毕,问:“先生,愿意实名吗?”
电话那头沉默几秒:“实名。
条件是保护我的家人。”
当晚,纪委、经侦、检察三方连夜会签,对该中层启动“证人保护程序”
。
清晨,岭江上空泛起微光,第二天的通气会按时开始。
会场不大,席位刻意留出三排给媒体和旁听代表。
李一凡没有讲套话,第一句就把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拿上台面:“恒达老板在境外落网,这是刑事追责的开始;而我们今天谈更多的是民事救济与行政处置。
屏幕亮起“问答墙”
:“购房者权益怎么保?”
——“项目资金封闭运行、节点拨付、白名单复工”
;“工程款如何兑付?”
——“债委会统筹、按比例偿付、优先保障小微与工人薪资”
;“银行会不会收缩信贷?”
——“不得抽贷、压贷,但要差异化定价与名单制管理”
;“政府会不会兜底?”
——“不兜底黑洞、兜底基本民生。”
几句平直话,没有花哨,却因“可验证”
而让人心安。
会后,舆情拐点终于出现:抓人不是终点交楼才是、镜像冻结是什么、白名单项目夜间复工三个话题叠加冲上热榜。
更有外省媒体表评论:岭州没有把‘抓人’当成表演,而是把‘交楼’当成政绩。
而在业内群里流传最广的,是专班公开的一张流程图——“恒达事件处置图谱:刑事追责—民事追偿—行政监管—市场修复—群众评估”
。
有人感叹:“这不是热点,这是教科书。”
傍晚时分,林允儿来一条信息:“今天‘女性创业基金’的落地通告,舆论反响不错。”
李一凡回了两个字:“谢谢。”
他知道,这句“谢谢”
不仅是对妻子的,也是在对身后那条“看不见的支持链路”
致意。
窗外,岭州的霓虹逐一点亮。
专班平台跳出新的提示音——“境外协作窗口已建立,第一批司法协作函件已出。”
他合上笔记本,低声重复上午的三字诀:“稳、准、快。”
而心里则补上第四个字:“真。”
唯有真,才能把这场震动化作秩序;也唯有真,才能让下一场来自四九城的会议,在肯定之外看到可复制的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