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西南角的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在试点推行群众代表值班制度后的第七天,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轮高强度连环问政”
。
一大早,厅外已排起长龙。
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了本地市民,还有不少身着外省公务服的旁听观察员——他们既是学习者,也是见证人。
一位来自西楚的基层纪委书记在人群中悄悄记录,不时拍下大厅屏幕上实时滚动的“绿色销号进度榜”
。
这是他第一次看到一个省级平台,能将“群体盯人、事事上墙”
做到这种程度。
大厅内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办事窗口,而是“群众代表联席台”
。
这张长桌的正中央,坐着三位从百人名单中随机抽出的群众代表,桌上摆放的是当日优先处理清单。
十分钟后,一位戴眼镜的女代表起身读出第一项:“朱洲新城社区燃气改造延误问题,承诺逾期19天,资料显示‘不可抗力’,群众现场举证。”
一句话激起现场骚动。
负责该项目的朱洲市住建局副局长被“点名上墙”
,迅进入远程连线系统。
他原本准备了一套标准答复,却被调度后台强行切换成画面共享模式——他必须在镜头前调取工程台账、签字流程、实地勘验记录,并接受现场群众代表逐项交叉提问。
值班主持人没有进行任何保护性提示,直接问:“你确定这份‘施工现场泥泞影响设备进场’的说法,是真实的吗?”
屏幕上弹出群众提供的对比视频,显示同一区域同期完成了另一个排水项目。
氛围骤变。
副局长的额头渗出细汗。
他试图转移焦点,称“责任人已调整”
,却被群众代表一语顶住:“我们问的是延误的理由,不是调人的理由。”
远程连线系统的留言弹幕出现了数十条“请具体说明”
“要求现场复核”
字样。
此刻,不止是大厅在看,全省二级平台和六个对接省份也同步切入了信号。
外省代表中有人低声感叹:“这叫真上墙。”
局势继续升温。
群众代表要求“封样复核”
,调度后台立刻调动督查小组前往新城社区,并安排直播同步上传。
十五分钟后,无人机画面显示所谓“泥泞现场”
已铺设塑胶垫层,机械可直接入场施工,所谓“不可抗力”
理由不攻自破。
此时连线窗口的副局长面色铁青,喉结滚动,最终道歉承认“提前批次设备交付延迟是人为疏忽”
。
群众代表写下处理建议:按日计时补偿,并向社区群众公开说明。
这条“朱洲燃气延误问责案”
成为当天“绿单竞榜”
上最醒目的红转绿案例,转量在本地新闻客户端突破十万。
许多干部看着这条案例的处理过程,心中都敲响了警钟。
过去的“解释”
“补救”
“换人”
已不再是遮蔽真相的挡箭牌,群众代表坐镇一线,每一项都需拆解、回应、上墙。
而在后台调度室里,陈晓峰正在同步关注另一起线索:衡阳古城区三条道路的黑名单施工队异地中标。
他划开页面,看到群众代表提出的质疑是:“此施工队在我区因偷工减料被处罚,为何能在邻区拿标?”
这条消息迅引起注意。
李一凡即刻拍板:“立查中介机构资质核查流程,三小时内出图谱。”
不到两小时,星城系统内完成一次链路排查,现招标中介存在绕开主库、引用外包审核接口的漏洞。
李一凡当场提议设立“资质联审白名单”
,并要求系统组开“外链风控弹窗”
。
外省观摩代表一边看着流程一边频频点头,随行专家悄声说:“这不只是
